1.关于教材
据我所知,往招生简章上写教材是很随意的,基本上都是挑一套比较主流的教材写上,实际上并不按照上面的考。事实上没有完全吻合的教材,南大也从没有出过类似大纲一样的东西,老师的出题还是比较随意的,或者说有的题出得还很前沿。
个人认为,王镜岩的生化内容太多太细,只会越看越崩溃。推荐杨荣武的“生物化学原理”,比王的薄一半,比较新,并且多数编者参加命题。英文版的分子据我所知从没有人看完的,可能是为了提醒我们注意专业英语吧。孙乃恩的“分子遗传学”实在太老了,也不推荐。还是本校的吧,杨荣武郑伟娟的“分子生物学”,理由和那本生化一样。而且很多部分正是抄的英文版的那本书,放心好了。
2.关于参考资料
可以以上面提到的两本书为主力,外加几本习题集,做习题可以积累答题方法和经验,生化的习题比分子更重要一点,毕竟两科存在一定的包含关系。
这里有一个资料是必须的,就是生化课件和分子课件。生化是杨荣武的,分子近几年不是一个人教,但课件版本差不多。英文课件看几遍,专业相关的英语就不用愁了,而且出题会考到一些没看过课件根本不会复习到的内容,且出题不会超出课件内容很多。
总览教材后可以边看课件边做习题,进行几轮,轮数不必多,因人而异。然后真题一定要看,你会发现有很多重复考的知识点,这些内容不会因为常考而不再考。
至于其他一些学校的真题,看看会有好处,但不必刻意看,随便翻翻,因为我发现不同学校的出题侧重点差别很大。
最后,实验很重要。近几年实验设计和分析的题目比重较大,多把实验方法全面的总结一下,留意英文缩写。
3.其他科目就不要看了,细胞也不用看,上面提到的这些内容就算有涉及也会讲清楚的。对了,唯一要关心一下的是研究生的“基因工程”,可以看看课件,对分子这门课大有帮助。
不需要太多资料,关键还是把教材弄透,看书要理清条理,多做整理,我觉得应该这么看:第一遍看每章做个提纲把知识脉络提出来,看完后只看提纲把知识回顾一下,这一遍要求掌握知识的体系并记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第二遍看的时候着重记忆知识点,这一遍要比较全面;第三遍看则注意章节之间的相关性,对比着记忆,做到融会贯通。如此重复应该就能比较好的把握知识了。
另外在看书的时候可以把知识点系统的摘录下来,形成复习笔记,这样后面看的时候就比较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