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图:
1. 熟知并明了图中建筑各部位和建筑术语的对应关系。 2. 掌握绪论和第一章图中及图号后的说明。
3. 了解哪些图传达的建筑信息代表中国建筑遗存和当时世界建筑之最。 如何读典例:
1. 分析并比较穿斗式木构架和抬梁式木构架的特征。 2. 同类型建筑于某些朝代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早期宫殿。 3. 自己试图在各朝代精选出一个建筑典例进行分析并在讨论版发表。 如何思考
1. 在绪论和第一章教学后,自己提三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并试图解答。
2. 了解其他同学的所思所想。
3. 光盘中的绪论部分,你最感兴趣的图是什么?最遗憾的是缺哪些?
住宅与聚落
如何读文
1. 从礼制、城市制度、建筑技术等的发展理解住宅形制的演变;
2. 了解中国住宅主要构筑类型及其特点,体会不同住宅类型与当地文化、地理、气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从聚落概念理解人类群居生活方式,了解地缘、血缘影响下的聚落形成与发展。 如何读图
1. 在比较中概括\抽象出传统住宅的功能原型,和今天常用住宅的功能结构关系有何区别?
2. 学习各地对地方材料的使用方式:包括立面构图、构造原理、色彩搭配等;
3. 从路网、水系、公共空间的分布等理解聚落结构。 如何读典例
1. 住宅典例仅是一些基本案例,由此而延伸的更好案例,能否找出来?
2. 吸取典例中利用自然条件、体现文化传统的各种经验,思考其对现实设计的影响。 如何思考
1. 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关注各地住宅的形式、及其与当地生活习俗的关系,体验建筑之于生活的影响;
2. 关注民居中灵活多变、因地制宜的各种设计手法,随时随地收集资料。
宫殿 如何读文
1.把握宫殿发展的四个阶段,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宫殿建筑单体与群体的变化过程。
2.每一阶段有哪些继承和创新,同时思考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点和做法消亡的原因。 如何读图 : 单体读图:
1.形体:屋顶形式的选择、进深与开间的大小、外部台阶的高度与级数等等,与建筑等级表征的关系。
2.大木作: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建筑物。使用了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表达,因此对大木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等级上的表现(如材的大小),还要注重对技术和艺术的发展进行分析。可结合以后的课程加以学习。
3.小木作:图案、纹样、色彩是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的皇家建筑威严展现的一个方面。 群体读图:
1.“朝”、“寝”序列的分布。每部分是如何展开的,两部分如何衔接,两部分在空间处理、轴线处理上的异同。 2.宫殿建筑在高程上的设计有何独特之处。 如何读典例
1.读典例时注意对比。如唐大明宫与明清北京故宫;法国凡尔塞宫和明清北京故宫等。
2.光盘中的图,除了注意以上所提到的,还要注意建筑细部处理。 如何思考
1.宫殿中各种功能的建筑和区域是依据什么组织起来的,尺度是如何把握的?对于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有何可以借鉴之处? 2.考察一下南京明故宫遗址,探讨南京明故宫选址的出发点和依据。
坛庙
如何读文
1:坛庙的主体建筑是坛(露天祭台)与庙(殿宇),分析二者在不同地域、民族及不同历史阶段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关对于祭祀对象的研究:《神灵与祭祀》)
2:总结不同类型的坛庙在祭祀对象、方位、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比较皇家坛庙与地方祭祀建筑的不同。 参见(曹春平论文) 3:都城与礼制建筑
南郊祭天是皇帝代表自己的臣民与上帝之间的沟通,祭天的资格是天下共主的象征,祖(太庙)是祖先,社(社稷)代表以农立国之国家,因而礼制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成为都城的一个组成部份。他们各自与宫城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如何读图
1。注意坛庙总体布局,体会如何利用不同的建筑组织空间序列。参考傅熹年先生的研究成果,你认为傅先生的分析方式有道理吗?(引用傅先生的图)
2。读光盘时,除了以上几方面还应注意建筑色彩、彩画等小木作所表征的等级; 如何读典例
不同类型的坛庙在诸多方面有所不同,可选择某一类型的坛庙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群体
1:分析总体布局的特点。
2:体会丰富的空间层次,以及如何满足精神的功能。 单体
1:如何突出主体建筑。
2:分析建筑在体量、形式、装饰、色彩、用料等方面的特点。 3:单体中各种因素如何体现等级,并着重分析其象征意义 如何思考
1. 能否找到一些国外古代的相似性质的建筑?如果有,分析其异同;如果没有,为什么?
2:在坛庙建筑中,通过那几种手段达到情感的积累,用以进行不同的祭祀活动;对今天的设计有何启示?
陵墓
如何读文
这一章的内容和编排,较以前教材有较大变动,主要在陵墓的溯源方面作了些探讨,另外在陵墓的发展和变化方面,依基本组成进行了描述。而作为整体的陵墓发展,则可以从各实例中进行学习。
陵墓涉及的学科较多,如美术、结构工程、设备工程、建筑、政治和宗教等,也因此,教材所及并不完善,需要同学进行更多的自学(如果你感兴趣的话)。
如何读图
1. 从图中认识陵墓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陵园建筑的组成关系,以及在处理地形时采用的手法。
2.认识陵墓中墓表、石像生、牌坊等建筑小品形象,并注意各个时代的风格演变。
如何读典例
1、 首先注意选址以及与地形的关系
2、 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生死观对于陵墓的影响 3、 每个时期的陵墓型制对前时期的继承和创造以及变化的原因
如何思考
中国古代建筑形制与活动密不可分,注意不同的陵墓形制与相应祭祀活动的关系。
城市
如何读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对于这三方面有所认识:
1. 什么是城市
2. 为什么要研究城市历史
3. 城市历史讨论的主要是哪些方面的问题 1.什么是城市?关于城市的一个最简单的定义
我们谈及城市时,通常情况下,脑中首先出现的形象是一个有许许多多人长期居住工作的地方,换句话说,城市首先是一种聚居点。那么要形成一种聚居点,前提条件当然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以定居为主。在前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只有农业生产才能提供定居的条件,只有农业为人们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这一点玩过帝国时代的同学应当能有所体会。而采集、渔猎、放牧等生存方式都受外部条件的支配而无法长期定居。
生活在城市中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由我们自己的城市生活经验可知,在城市中生活的大部分都不是以农业为生的人,换言之,即非农业人口。去掉我们今天城市中的工业成分,那么这些非农业人口,也就是非生产性人口,他们不直接生产生存所必需的物品。
总结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得出城市最普遍的一个定义:即以非生产性人口为主的人群集中定居的地方。
如何读图
1. 尺度问题(西安历代图)
2.道路和城门的位置关系(元大都城图) 3.各职能建筑的分布(南京地图)
如何读典例
通过哪几个方面把握一座城市?请从教材中提到的城市中选择一座城市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讨论版发表.
1. 地理位置(即选址,考虑与地形要素如山和水的关系以及交通问题) 2. 水系处理 3. 布局特点
1) 内城与外郭的关系 2) 道路网与城门
3) 各类建筑(衙署或宫殿、市场、宗教建筑、居住)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道路网的关系
4. 与别的城市进行比较 可供选择的实例:
西安(汉唐长安)洛阳(北魏与隋唐时期)南京(六朝建康,明南京)
开封(北宋东京)北京(元大都,明清北京)赣州 苏州
重点与难点
唐长安 明清北京 如何思考
1. 什么是城市:虽然书上课堂上都会有一些城市的定义,但是你能否根据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或者说你感受到的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最根本区别在哪里?
2. 试图将几个你印象最深的城市做一回忆,并记录下来,概况一下是哪些内容,并尝试作一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