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五

发布时间:2016-06-24 16:06 分类:初试经验

这一时期国内重要报纸

《时报》 1904年6月12日在上海创刊戊戌政变后保皇派在国内所办的第一份报纸。

狄葆贤:字楚青,主持《时报》17年。

《时报》:

1、将“时评”移植到日报上,应时而发,短小精悍,活泼明快;

2、首创报纸周刊,专家主持专版;

3、首先采用1-6号铅字排版。

4、使中国报纸彻底摆脱成册的形式。

《大公报》  “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

《大公报》四个历史发展时期

①   英敛之时期(初创阶段,1902-1916)

《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

英华:字敛之,满族人。

这一时期以报风严谨和敢言著称。

②   王郅隆时期(1916-1925年)

③   “新纪”公司时期(1926年-1949年)

④   后来的时期

《大公报》“四不”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授予“最佳外国报纸”称号。

《大公报》对于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之报道,始终充实而精粹,其勇敢而锋利之社评影响了中国舆论。

《大公报》之先锋

1919年,唯一采访“巴黎和会”的中国记者胡政之;

“二战“期间唯一驻欧战地记者萧乾;

朱启平采写的长篇通讯《落日》;

第一个赴苏联采访的记者曹谷冰;

第一个赴边区采访的记者范长江,大作《中国的西北角》;

1949年2月27日,天津《大公报》改名《进步日报》。

1949年6月1日,上海《大公报》发表《新生宣言》。

1953年元旦,上海、天津《大公报》合并为天津《大公报》。

1956年10月1日,天津《大公报》迁往北京。

1966年9月10日,大陆的《大公报》宣布停刊。

发展至今的《大公报》是香港《大公报》。

《大公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1938年,《大公报》设香港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大公报》为最具代表性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著名报人:金庸、梁羽生、黄永玉。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1906年,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决定办报。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主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

此时出现的三大办报基地:上海、武汉、港穗地区。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