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及北洋军阀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遇刺,3月22日,宋教仁去世。
1913年7月12日,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但以失败而告终,袁世凯对国民党及其他异己报刊发动了大规模的清洗,许多报纸被查封,到1913年底,全国陆续出版的报纸仅剩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多家锐减了300余家。北京上百家报刊也只剩下20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
政治性报刊的由盛转衰
政党报刊出版热潮
“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报刊
《民立报》上海 于右任创,国民党的总机关报,1913年9月4日停刊。
《大江报》 武汉 詹大悲创。
《中国日报》 陈少白为第一任主编,辛亥革命后由香港迁到广州,为广州最有影响的报纸。
《中华民报》 上海 1912年7月邓家彦创,反袁态度最坚决的报纸。
《民国新闻》 1912年7月20日上海创刊,邵元冲主编。
“共和党-进步党”系统的报纸
《少年中国》 北京 周刊 黄远生、蓝公武、张君劢(mai)创办,三人被称为“少年中国之三少年”。
《庸言》 天津 梁启超创办。
《大共和日报》 上海 章太炎创办。
自由党在上海创办的《民权报》,有戴季陶、何海鸣主编,提出“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等激进主义口号。
《民权报》和《中华民报》《民国新闻》一起被人们誉为“横三民”报,都在上海创刊,都已言论激烈著称。
这一时期,政局多变,新闻界面目复杂,沙泥俱下,出现了许多怪现象。
1) 报纸、报人品格低下。
2) 报纸言论退化。
3) 黄色小报泛滥成灾。
北洋军阀政府对新闻事业的迫害,使得中国新闻事业重视政论的传统中断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报刊成为各种社会力量发表政治主张的讲坛,结束了政党政治报刊盛行的时代。
新闻业务的改进
这一时期,各报言论退化,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在新闻报道上,新闻业务出现较多改进,:消息增多,电讯、通讯走向成熟,新闻摄影照片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国际新闻。
《申报》以新闻代替了评论,在欧美各国都聘请了特约通讯员。
《新闻报》以经济新闻见长,聘用专家开设经济专版。(长期与申报竞争的商业报纸)
《时报》以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图片新闻取胜。(改良派戊戌政变后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商业报纸的发展
内因:政党报刊衰落,给了商业性报纸广泛的成长空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外因:西方国家无暇旁顾(第一次世界大战)。
《申报》 1912年史量才接办,提出“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办报方针,发行量成倍增长,1922年平均日销量突破5万份大关。
在企业方面,《申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大量开展广告业务,设立广告推销科,聘请张竹平任经理。
2、 加强报纸的发行。
3、 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
《新闻报》 1893年2月17日创刊,初为中外合资,后归于英商丹福士一人所有。1899年为美国人福开森接办,中国人汪汉溪任总经理,1921年《新闻报》突破5万份大关,加快了资金流转,设置了无线电报接台,直接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增强了竞争能力,同时也注重广告业务。
民初著名记者
报人、政治家办的报纸以发表重大新闻、内幕消息取胜,新闻记者以采写到独家的重大新闻为能事。
民初这些名记者大都在海外留过学,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写作能力。
“报界之奇才”——黄远生
黄基,江西九江人,字远庸,远生是他的笔名,1903年、1904年两年内连中秀才、举人、进士一举成名,他拒绝做官,去日本修法律。
辛亥革命后黄远生和蓝公武、张君劢创办了《少年中国》,后又编辑过梁启超创办的《庸言》,任过《时报》《申报》《东方日报》驻北京的特约记者。做过北京《亚细亚日报》的撰述,还经常为《国民公报》《论衡》和《东方杂志》撰稿。
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具有以下特点:
一、 题材重大,记载翔实。
二、 针砭时弊,为民请命。
三、 通俗自然,涉笔成趣。
黄远生还发明了“新闻日记”这种通讯体裁,用日记形式报道和评论当日新闻。
黄远生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其著名的“四能说”闻名于世,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1915年12月25日,黄远生在美国旧金山遇刺牺牲。时年31岁.
黄远生是第一个死于刺杀的新闻记者.
刘北海(刺客)→林森(中华革命党人、派刘)→孙中山派遣
“新闻全才”邵飘萍
邵飘萍,浙江金华人,1906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浙大前身),他推崇梁启超的文章,被聘为《申报》的特约通讯员,1911年协助杭辛斋创办了《汉民日报》,1913年留学日本,与潘公弼共同创办了东京通讯社。
潘公弼与张季鸾合称为“南潘北张”。
1916年,邵飘萍留学归国,被史量才聘为《申报》驻京特派记者(第一个特派记者)。1916年8月,邵飘萍创办了新闻编译社,以《北京特别通信》而为世时人瞩目,1918年10月邵飘萍在北京独立创办大型日报《京报》,手写条幅“铁肩棘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明)杨椒文
1919年,邵飘萍流亡日本,任《朝日新闻》特约记者,1920年邵飘萍回国,恢复《京报》。邵飘萍擅长新闻采写。
“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之兴趣,愿终身以之”——邵飘萍
邵飘萍即办过报纸,又办过新闻通讯社,即精于新闻采写业务,又善于经济管理,既是著名的新闻记者,又是出色的新闻学者,是新闻界不可多得的全才。
邵飘萍的讲义整理改写而成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写学专著。
1926年4月26日,被军阀以“勾结东俄,宣传赤化”为罪名杀害于北京天桥。
刘少少
刘少少,1905年留学日本,协助湖南同乡杨度创办《中国新报》,1909年回京人《帝国日报》编辑,取名“少少”,意为“少年中国之少年”,当年京有“京国咸知刘少少其人”之说。1918年起任北京大学讲师,主讲老庄哲学,其文庄偕杂出,时有新意,有报界怪杰之称。
徐彬彬
徐彬彬,原名徐仁锦,出身世家,考入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攻读土木工程。1916年起担任《申报》《时报》驻京特约记者(继黄远生之后),其人长于文学,娴于经史,以文笔美畅蜚声于世,从30年代开始,徐彬彬长期担任天津《大公报》副刊的主编。
黄远生、刘少少、徐彬彬并称“民初三大名记者”。
林白水
林白水,字少泉。
林白水曾为《苏报》撰稿。1906年赴日留学,修读法律和新闻,后任过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6年创办《公言报》,1921年另创办《新社会报》,该报文章尖刻,有“报界刽子手”之称,后更名《社会日报》,“革面”并未“洗心”。当时“诸报无一以刊白水之名为荣”。
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
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林白水(1904年慈禧70寿讽)
1926年8月6日,林白水发表一篇文章尖刻讽刺军阀张宗昌,当日林白水在北京天桥被枪杀。
后有话说“萍水相逢百日间”。
胡政之
胡政之,原名胡霖,四川成都人,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1911年回国,1912年任上海《大共和报》的日文翻译,1915年被派驻北京,以消息快捷闻名业内。
1916年,王郅隆收购《大公报》,聘请胡政之为经理兼主笔。
1918年,胡政之赴欧采访,1919年“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召开,胡政之为惟一一名去采访的中国记者。
1921年,胡政之在上海创办了国闻通讯社,“一开幕就是全国性和国际性的”,1924年创办了《国闻周报》。
1926年,“新纪”公司《大公报》开办,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吴鼎昌的资金,张季鸾的主笔,胡政之的管理。
1935年,范长江被胡政之派去采访,写下了《中国的西北角》。
1916年-1919年,1926年-1949年,胡政之都在《大公报》工作。
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举行,胡政之参加了。
1948年胡政之主持了香港《大公报》的复刊工作。
1949年4月14日,胡政之在上海病逝,标志着中国最好报纸的谢幕。
张季鸾
张季鸾,陕西榆林人,生于山东,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1911年回国任孙中山秘书。
张季鸾人生三大快事之一为孙中山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誓》,之二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授予“最佳外国报刊”称号。之三是晚年得子。
1910年,张季鸾任《民立报》记者,1913年赴北京办北京《民立报》。
1926年任《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
张季鸾享有“天下第一笔”之美誉。
张季鸾去世时:
国民党送 “季鸾先生,一代论宗”。
共产党送 “文坛巨擘,报界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