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之复试复习篇

发布时间:2016-04-24 09:04 分类:复试经验

初试结束后,我个人感觉很不好,所以刚一考完就开始准备找工作。其实所有考研的人都应该明白,考研是个高风险的选择,不管你准备的多么全面,都有可能碰到最坏的结果。刚一考完就准备找工作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姿态,既不至于妨碍自己的复试,也好为自己不久之后考不好的风险作出一点分担。

  在初试的成绩出来之前,我一直是一边找工作一边看书的,毕竟招聘会没有那么多,总会有时间看书,而复试的任务比起初试轻了许多。初试成绩出来之后我知道自己大概能进复试了,但是还是感觉自己的成绩很靠后,这时候我打电话给南大的新闻传播学院查到了自己的名次,第三名,终于心里有谱了。大部分学校是会告诉学生名次的,如果实在查不到,建议多到网站上看看研友晒分的情况,虽然有水分但是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再有就是参照一下往年的成绩线和成绩水平了。

  南大的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面试主要是英语自我介绍和回答老师提问的几道简单的英语题目。中文部分则是回答老师提出的专业问题。我当时主要是自己写了自我介绍和可能问道的英语题的答案,然后记熟,不断找同学纠正自己的发音和答题状态。至于面试的专业问题,因为极有可能涉及到传媒热点,所以我选择了到图书馆看期刊杂志,而且注意做好笔记。

  笔试方面,我把两本复试参考书量化,规定自己每天看多少书,注意做笔记,在看过三遍之后,自己用电脑把所有的重点和可能的考点整理了出来,之后扔掉课本,专心看自己的笔记。最后在临考前几天细细看一遍书。

  南大新传院11年复试是在11年3月31日,上午面试,下午笔试。我30号上午赶到南京,自己去校医院做好体检,下午见了见第二天将和自己一起考试的同学(网上联系到的),熟悉了一下考场和南大的校园。当天晚上在宾馆主要是反复练习自己的自我介绍和可能问道的英语问题。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赶到复试地点,和复试的同学聊聊天,然后是缴费,资格审查,接下来就是面试了。面试顺序就是初试的名次,我第三个进去。前面同学出来后问了他们大概的内容自己心里大概有了了解。

  我进去的时候,当时的圆桌会议室,老师们坐了一大圈,我坐在老师们的对面,我左手边有个学姐做记录。和老师们打过招呼,我正对面的段京肃老师(主考官)首先说明了一下考试流程,然后我右手边的一个老师说了一大段英语,大意是让我自我介绍。我开始面带微笑地作自我介绍,说了自己的名字,爱好,性格,学校,学科之类的以后,老师直接打断我,问我的家乡,我就说自己是哪的人,然后英语面试就结束了。我自己没来得及崩溃,段老师就开始问我专业问题了。当时大概六个老师,每人至少问了一个问题。题目很随意,更像是聊天。主要的问题有“你本科学的是新闻学,为什么选择学传播学?”“对于新闻无学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认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是什么?”“你认为中国的新闻界和西方的新闻界最大的区别在哪?”“你认为日本大地震的信息传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如何做好一个手机报?”(我之前讲自己学新闻时曾经讲到自己的实习经历是做一个手机报,而且这个问题和传播直接相关)还有一些小问题不记得了。主要就是老师会根据你的本科学科和你的经历什么的提问,像第一名学的是广告学,老师就主要问了广告,第二名是英语专业,所以问题多和英语相关。老师们的问题都很随意,现场想到什么就会问什么,所以很难有充分的准备,这样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多看些期刊什么的,充实自己,以不变应万变吧!
  下午是笔试。本来以往的学姐曾说过有些年份复试题目会严格限定在复试的数目范围内,但是也有学年是完全发挥性的题目和复试参考书无关。今年是后一种情况,两道大题,每题75分。
  这两道题目虽然说是和复试的参考数目不直接相关,但是复试书上的很多东西消化好了是可以在答题时用到的,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投机取巧。

  现附上复试真题:
  1.西方传播学效果研究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其转变的内在认识论和心理学基础有何变化?
  2.在灾难情境中,新闻记者的职业伦理将会发生何种变化并增添新的内涵?
  
  两道题目都很综合,第一道考察大家的传播学基础知识,附带也测试大家的学术修养和发散思维,第二道一定程度涉及了新闻时事,主要是看大家对问题的思考。
  整体来说复试不难,但是差额复试还是要刷掉几个人,至于这个取舍标准我很难评定,根据录取名单和复试名单的对比,可以发现名次最好的被刷掉的是第五名,个中缘由本人不大了解。
  新传的拟录取名单在笔试的第二天就挂在了小百合的网站上,复试认识的同学也相互通过电话传达了录取消息。坦白来说没有想象中的欣喜,细细想来,从作出考研决定的那一刻到现在,个中甘苦只有自己了解,只想到一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