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想在考研结束的时候写点什么,留给自己作纪念,留给学弟学妹作参考。也曾无数次想象过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心情里开始动笔,却从没想到会是在今天此时此刻在此间写下此文。
一、复试流程
2012年3月22日。今天,结束了考研的最后一关,复试,接下来便是无尽煎熬的等待,我不希望等到结果出来后再写此文,因为怕自己到时候会伤心到没有心情。
还是先讲讲今天复试流程吧。做最后一次回忆,以后再不想回忆,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噩梦。
先是早上三个小时的笔试,因为准备不够充分,从成绩出来到复试,只准备了一个月,所以发挥不好,很伤心。希望学弟学妹引以为戒。此外,南大的复试笔试试题很多是重复考往年的题目,如果有学弟学妹进复试后,一定要尽力挖出往年的笔试试题好好研究,受益良多。我因为时间紧,没来得及好好研究,考前前一天又太过紧张,看不下去书,也没能在最后关头冲刺一下,很是后悔。现在,只能祈祷上帝对我这个不够努力,准备不够充分的孩子仁慈一点。
专业面试
一个办公室坐四五个老师,考生按顺序依次进入(一般按初试成绩),问题其实并不简单,老师连一句废话都没有(之前准备的问为什么考南大,为什么考这个专业等等大众问题,一个都没问),直接开始问专业知识,专业性真的很强,考到很多复试课本书里的内容,还会适当延伸,考察你的知识广度。如果实在答不出也不用太紧张,老老实实说你不会就可以,老师不会太难为人的。
我进行复试的时候很紧张,简单用汉语做了自我介绍后,老师就开始抛问题了,噼里啪啦,节奏很快。对我来说,难度很大(不知道老师是专门难为我还是怎么的)。整个面试氛围很紧张,老师们不苟言笑,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喜欢我一样的。不过听其他同学说,他们复试过程还算轻松。也许老师们真的不太喜欢我吧,悲催的娃!
英语口语及听力面试
走出专业面试办公室后再去另外一间办公室,接受英语口语及听力面试,三个同学一组(自由组团),一个老师面试。进去后先报一下自己的名字以及毕业学校以便老师在打分表上找到你,然后三个同学中的一个抽一张小字条,上面一段英语原文,每个同学默读一分钟。老师就开始问问题了,问题无非有两类,第一类让你用汉语翻译出小字条上的某句话,另一类是问你同不同意小字条上文章的观点,用英语回答。我只被问了一个问题,就是同不同意观点,我胡乱答了一通,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感觉发挥不好,又一次悲催了。
每一个面试办公室外都围满了人,除了焦急等待的考生,还有很多13年考研的学弟学妹在咨询学长学姐复习经验以及面试内容。看到他们,真是感慨良多,很佩服他们居然有勇气有心跑到这里来观摩复试,有些人甚至是从外地赶过来的。我想说,他们如此有心,考研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毕竟,上帝青睐有勇气执着肯努力的孩子。
上面就是今天的复试的过程,很纠结。
二、初试
下面是关于初试的经验。我不想说的太过详细,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我曾经也焦躁的到处找学长学姐的经验贴,打印出来细细品读,奉为秘籍。后来开始着手踏踏实实的复习时才发现别人的经验只适用于别人,自己在每分每秒的复习过程中便可以总结出自己的复习经验。当时的焦躁,只不过是在不了解一件事情之前的紧张,一旦投入去做,才会发现有些事情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么复杂。
所以我只是想从大方向上写一些东西,只要各位不会犯大方向的错误,踏踏实实复习,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专业课:本人专业课120多,自己满意了。南大商学院的专业课比较基础,差不多就考基础知识,但是南大喜欢压分,一般考到120多就算是不错的成绩,考到130多的都是神人。我考的是经济学基础(919),要求四本书——《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五版 刘厚俊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梁东黎、刘东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Walter Nicholson)、《宏观经济学教程》(沈坤荣、耿强、付文林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如果跨专业或是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建议尽早开始复习。微宏观是最主要的两本书,一定要好好看,至少看3遍后对基础知识有较深入理解后,再看尼克尔森和原理,这样看书效果好一些。看微宏观的时候要学会总结,学会跳脱出来,不要总是拘泥于那些细细碎碎的知识。跳脱出来的最好办法就是研究历年真题,00年之后的就好了,一定要好好研究,准备一个本子,自己总结答案,这会花很多时间,但效果很好。
我是看过微宏观3遍、尼克尔森和原理1遍后看的真题,再回去看微宏观第4遍的时候,就发现感觉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就跳脱出来了。有人说专业课要看十几遍,我觉得可能是他看书看的比较粗略,如果每一遍都看的仔细,就不需要看那么多遍。专业课是大头,所以一定要把专业课的复习放在心上,多花一些时间。我在暑假之前每天花两个小时看专业课,暑假之后就花三个小时了。
数学:我数学140多,除了后悔一个选择题因为紧张和粗心做错外,也还算满意,觉得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学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复习好了可以和别人拉开几十分的差距。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是最多的。暑假之前每天完成英语、专业课的任务后,其他时间都给了数学。暑假和暑假后就把每天早上8:00-12:00的时间都给了数学,其他时间如果完成了英语、专业课、政治的任务也会把时间给数学。暑假之前,我看完一遍课本:高数、线代和概率统计,暑假开始正式使用全书(李永乐),这时数学复习的很痛苦,后来全书复习第二遍的时候感觉就好些了,然后又以极快的速度看了第三遍全书查缺补漏。
然后把660做了一遍,如果有时间建议多做几遍,收获颇多。后来就11月份了,做了真题,结果都不是很好。但是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直到考试当天。错题集我没有做,只是把不会的或做错的题目标在全书上了,方便以后有重点的复习。我用了三种颜色的笔在全书上做了标记,第一遍黑色,第二遍红色,第三遍紫色,层次分明,还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你的进步,颇有成就感。专业课的复习,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400题我没做,看了几眼,感觉很难,怕打击自信心,也没时间,便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