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对外经贸大学法学基础理论考研真题

发布时间:2017-03-31 10:03 分类:历年真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751法学基础理论

 

请注意:此卷适用于报考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和国际法学专业的考生)

 

一 选择题 (请将你选择的每题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所附的答题纸相应的栏目中,每题只能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60分)

1.不当得利作为引起债发生的法律事实,属于()

  A.法律行为

  B.事实行为

  C.事件

2.在无因管理中,管理人的权利是()

  A.要求受益人赔偿损失

  B.要求受益人支付报酬

  C.要求受益人赔礼道歉

3.在受到侵害时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权利是()

  A.债权

  B.人格权

  C.继承权

4.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导致要约失效的情形是()

  A.受要约人发出拒绝要约的通知

  B.受要约人作出承诺

  C.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5.作为债的消灭方式,免除是()

  A.单方法律行为

  B.双方法律行为

  C.合同

6.留置权的标的物是()

  A.不动产

  B.动产

  C.不动产与动产

7.动产质权的设立时间为()

  A.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

  B.质押财产登记之时

  C.质押合同成立之时

8.关于抵押权登记的效力,我国《物权法》采取的是()

  A.登记生效主义

  B.登记对抗主义

  C.兼采登记生效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

9.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是()

  A.法人

  B.自然人

  C.农村居民

1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是()

  A.国有土地

  B.集体土地

  C.既可以是国有土地,也可以是集体土地

11.以下情形中属于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是()

  A.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法律行为

  B.违法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法律行为

  C.损害国家利益的法律行为

12.法人可以享有的人格权是()

  A.隐私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13.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顺序是()

  A.配偶,父母,祖父母

  B.配偶,成年子女,父母

  C.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14.以下关于抗辩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抗辩权仅用于对抗请求权

  B.抗辩权的存续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C.解除权是典型的抗辩权

15.深受德国民法典影响的国家是()

  A.法国

  B.意大利

  C.日本

16.甲开车贩运假货被执法人员拦截,为摆脱刚刚登车检查的执法人员,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导致执法人员头部着地身亡。甲对执法人员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17.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18.对下列哪一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A.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B.在走私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

  C.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

19.关于缓刑,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20.甲在强奸了乙之后又把其手表和钱包抢走,为防止乙日后报案,将其杀死。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应以强奸罪和抢劫罪并罚

  C.应以强奸,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并罚

21.某村地震后,最先返家的甲路过乙家时,将乙垮塌房屋中的1万元现金拿走。甲的行为()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侵占罪

  C.仅成立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

22.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执行完毕后第4年,再次犯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2年有期徒刑。人民法院可以对甲适用下列哪种制度?

  A.减刑

  B.缓刑

  C.假释

23.甲,乙共谋伤害丙,并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深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B.甲,乙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C.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24.下列有关主犯,从犯的错误的说法是()

  A.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

25.甲意图杀死乙,当甲得知乙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防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乙值班的丙烧死。下列哪个选项符合甲对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26.甲于某日在公园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6个月后,假称是自己超生的亲生儿子,以4000元卖给乙。甲的行为如何认定?

  A.甲的行为构成遗弃罪

  B.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

  C.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27.甲犯爆炸罪应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人民法院对甲还可以适用的附加刑的是()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28.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强奸罪?

  A.收买被拐卖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

  B.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的手段奸淫妇女的

  C.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在拐卖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

29.甲教唆乙抢夺他人手机,乙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被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甲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

  B.乙构成转化型抢劫

  C.甲与乙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30.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31.关于国际习惯和国际惯例的关系,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国际习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国际惯例有法律约束力,自始反对者除外

  B.国际惯例是国家实践的客观表现,而国际习惯中还包括国家的主观意志。

  C.普通法国家通常认为国际习惯是它们本国法的一部分,但很少有大陆法国际。有这样的态度,它们更倾向于在法律中给予国际惯例一定地位

32.可以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的是()

  A.世界卫生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会员国

33.国际法并没有完全禁止使用的武器是()

  A.化学武器

  B.生物武器

  C.核武器

34.下列哪种行为最不可能由A国家承担责任()

  A.一名在A 国指挥官负责下的联合国维和士兵被投诉在非执勤时间内前往驻地附近的市区娱乐并强奸了一名妇女

  B.A国一名土地局官员越权给某外资企业批地建厂房,该消息被披露后,土地局收回已发放的批准文件,外资企业前期投资遭受亏损,欲诉国土局

  C.A国境内某NGO组织长期进行批评政府的活动,A国未予制止。某日,该NGO组织大规模游行,与警察发生冲突,一名外国人被误伤

35.下列哪项是联合国成员国必须执行的?

  A.安理会决议

  B.联合国大会的决议

  C.联合国秘书长的决定

36.根据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可以将权利义务划分为()和接受权利和积极义务

  A.一般权利和义务

  B.法定权利和义务

  C.行动权利和消极义务

37.立法程序通常包括提出议案,审议议案,表决和通过法案,()四个步骤。

  A.立法完善

  B.公布法

  C.立法解释

38.法制体系包括立法体系,执法体系,司法体系,(),法治监督体系。

  A.法学体系

  B.守法体系

  C.法律体系

39.按照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

  A.语法解释

  B.字面解释

  C.逻辑解释

40.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所需要的最主要两个条件是()和法律事实。

  A.法律规范

  B.法律行为

  C.法律事件

41.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逻辑实证和语义分析三种基本方法。

  A.阶级分析

  B.法律方法

  C.社会实证

42.二十世纪初,强调研究法律的社会作用,法律的实效,法律规则生效的手段,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方式的联系的()问世。

  A.社会法学派

  B.分析法学派

  C.行为主义法学

43.通过对人们的意志,是非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而为法的指引作用提供必要的前提,因此法的告示作用也可以说是法的()作用。

  A.意识形态

  B.预期

  C.社会

44.处理不同层级的法律之间所发生的冲突,应遵循()

  A.从旧兼从轻原则

  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规则

  C.特别烦优于一般法规则

45.“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循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是一()

  A.标准性规则

  B.规范性规则

  C.构成性规则

46.法律移植的范围,包括外国的法律和()

  A.国外的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

  B.外国的司法判断

  C.国际法律和惯例

47.按照法律概念的功能不同可以将它分为()

  A.描述性概念和规范性概念

  B.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

  C.确定性概念和不确定性概念

48.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

  A.职业教育

  B.精英教育

  C.素质教育

49.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事物通常具有:客观性,可控性和()

  A.价值性

  B.有用性

  C.物质性

50.依法治国的客体是()

  A.国家权力

  B.公共事务

  C.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

51.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构成实质性变更发价条件的接受是指()

  A.要求增加解决争端方式

  B.要求增加提供原产地证书

  C.要求增加提供海关发票

52.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如果买卖合同已有效成立,当事人没有明示或默示地约定价格或确定价格的方法,合同的价格为()

  A.合同订立时交货地点的市场价格

  B.合同货物交付时交货地点的市场价格

  C.合同订立时类似贸易情况下的通常价格

53.根据法国法的规定,原则上,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是()

  A.合同成立时

  B.交付货物时

  C.买方付款时

5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若买卖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但卖方没有义务在某一特定地点交货,且卖方受权保留控制货物处分权的单据,()

  A.则影响风险的转移

  B.不影响风险的转移

  C.在一定条件下影响风险转移

55.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宣告合同无效的通知()

  A.了解后方始生效

  B.达到后方始生效

  C.发出后方始生效

56.英国合同法将合同条件划分为“条件”(condition)和“担保”(warranty),涉及到合同的()

  A.成立

  B.履行

  C.解除

57.甲乙双方在他们签订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规定,涉及一般违约事项问题,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称“《公约》”);涉及违约的差价损失的计算问题,适用中国法。请问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A.有关违约的差价损失的计算问题,中国《合同法》参照《公约》作出了相同的具体规定。

  B.有关违约的差价损失的计算问题,《公约》作出了具体规定,而中国《合同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

  C.有关违约的差价损失的计算问题,《公约》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而中国《合同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58.有关合同法的发展,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19世纪被称为契约的世纪,但是20世纪以来,合同与合同法的社会作用,与19世纪相比,表现出强化的作用

  B.在英美法系国家,从总体上说,一方面,合同法并没有成文化,判例法仍然是其基本的渊源;另一方面,合同法的一般原则又散见于某些有关各种特殊合同的制定法中,或通过这些制定法的规定体现出来。

  C.在德国,制定法是法律的唯一渊源;法官判例几乎不起任何作用。

59.有关欺诈的理论,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根据英美法,当合同一方在合同订立时对他方进行欺诈性的不真实表示时,如果不真实表示的其他构成要求要件也得到了满足,被表示方可以对表示方提起侵权法上的欺诈之诉。

  B.在法国,传统的观念是,“欺诈手段”不必导致受害人主观认识的错误,即构成欺诈

  C.“买主自慎”原则是英美法的基本原则,因此,在近期发生的我国投资者购买的金融衍生品的案件中,许多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不能索赔。

60.涉及违约的严重程度,美国的法学著述中经常使用的措辞是()

  A.根本违约(fundamental breach of contract)

  B.重大违约(material breach of contract)

  C.严重违约(serious breach of contract)

 

二 简述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1.请简述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中断的适用条件。(8分)

2.请简述牵连犯的概念,特征和处罚原则。(8分)

3.请简述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例外情形。(8分)

4.请简述我国的守法主体。(8分)

 

三 分析论述题(共4题,每题14.5分,共58分)

1.请分析法律解释的含义和必要性。(14.5分)

2.请论述不安抗辩权。(14.5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三次审议稿)》第85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第86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家海岸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请结合上述条文分析论述如下问题:

(1)从过错构成的角度看,上述两个条款遵循了什么共同的原理?(7分)

(2)从责任主体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条款遵循了什么不同的原理?(7.5)

 

4.阅读下列一则案例,并回答所附的两个问题。

  2008年12月14日中午,成都某技术公司员工孙伟铭无证驾驶自己的别克轿车前往成都市一酒楼为其亲戚祝寿,席间大量饮酒。餐毕,孙伟铭驾车将其父母送至成都火车北站搭乘火车,后又驾车返回成龙路,往成都龙泉驿区方向行驶。下午17时左右,孙伟铭因与一辆比亚迪轿车发生追尾,迅速驾车逃逸。车行至成都卓锦城路段时,孙伟铭驾车越过黄色双实线,先后撞向对面正常行驶的四辆轿车,直到其驾驶的别克轿车不能动弹为止。该事故共造成四人死亡,一人重伤,公私财产损失共计五万余元的严重后果。2009年7月23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孙伟铭无行驶证且醉酒驾车造成四死一伤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法院一审认定孙伟铭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故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9年9月8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孙伟铭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案作出刑事判决:一,维持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对被告人孙伟铭的定罪部分;二,撤销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孙伟铭的量刑部分;三,上诉人孙伟铭犯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问题:

   (1)请结合此案论述交通肇事罪与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特征与二者之间的区别。(10分)

   (2)请对此案的定罪量刑谈谈个人看法。(4.5分)

 

了解更多有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问题,可加QQ:59002677;伍姐电话(微信):15901474119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