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社会学理论题型及答案帕累托,卓越考研特整理南京大学考研真题,为广大考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剩余物2007
31、剩余物: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反复使用的最基本概念,指的是人类也是社会生活中基本的、相对持久的恒量因素,是一种积淀或者说是心理积淀。剩余物有着明确的界线和特点:一是,剩余物与人的本能相符或者说有关,但它远远没有反映或囊括一切本能。我们已经发现的可能只是从事这类推理的本能,我们没有机会接触那些不那么逻辑化的本能,如最简单的欲望、体验、倾向和在社会关系中被称作利益的东西;二是,一如剩余物不能等同于本能,它也不能等同于情感,剩余物是这些情感和本能的体现;三是,剩余物虽然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十分接近,但剩余物是供社会学家而不是心理学家分析的概念。
(衍生物:是人类用来掩饰情感或赋予一些本没有理性的主张或行为以理性的外表的辩解性知识体系,通常情况下它们就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各种理论。
六种剩余物:
组合的本能—在观念或事物间建立联系,是变化与更新之源,是一种进步;群体的持续性—维持已经形成的组合的稳定性,是稳定和保守之本,是一种秩序;
通过外显行为表达感情的需要;与社会性有关的剩余物—与构建社会和群体有关,如倾向于过某种群体生活,一致的需求,自我牺牲;个人及其附属物的整合性—人们具有保持个人独立,保持个人社会地位及其所有物的倾向;性的剩余物。
四种衍生物:
断言—具有强大说服力,很少有论证的价值,如母亲对幼儿的教育;权威—个人的、传统习惯风俗的、神化的权威;与情感或原则一致—例举以吻合人们的情感利益,获得说服;口头证据—无休止的重复:一件事是否符合理性和逻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人留下在做推理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