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现代理论综合

发布时间:2016-05-25 15:05 分类:历年真题

南京大学现代理论综合,卓越考研特整理南京大学考研真题,为广大考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简述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2006

答:= 1 \* GB2⑴功能主义观点最初出现在斯宾塞和迪尔凯姆的著作中。斯宾塞将社会比作有生命的机体,组成它的每个部分都对整体的发展有一定的功能。迪尔凯姆在论述社会团结的基础上研究了宗教的社会功能。功能主义理论的含义是,社会趋于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结合的很好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大多数成员都一致赞成基本的价值标准。 按照功能主义的观点,社会有一种趋于均衡或平衡的基本倾向。因此社会变迁如果不是比较缓慢的发生,就可能带有破坏性,因为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化通常会诱发其他部分的变化。

= 2 \* GB2⑵功能主义的代表观点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观点和莫顿的经验功能主义观点。

= 1 \* GB3①帕森斯认为,功能是维持社会均衡的有用的适当活动,是控制体系内结构与过程之运行的条件。相互关联的功能构成“功能体系”,包括四种功能子系统,即AGIL,代表着系统的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模式维护四种功能。执行这四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这些系统间的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四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 2 \* GB3②莫顿不同意帕森斯抽象的宏大理论功能概念,他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遵循“中层理论”分析方法,这是一种脱离抽象层次而力图接近经验事实的功能论。莫顿不同于帕森斯的地方还在于他在关于社会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社会后果的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与使用“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指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默顿认为,“隐形功能”又处于社会学者对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社会行动模式加以分析,使其离社会事实的真实面目更进了一步。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意和解释力的功能分析概念,如反功能、非功能与功能替代,借助这些功能概念的分析了,默顿提出了著名的越轨理论:默顿认为,社会价值观确定了社会追求的目标,而社会规范界定了为达到目标可采用的手段,如果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也即目标与手段之间发生脱节,就好出现失范状态,导致越轨行为。

 

二、冲突论——

达伦多夫:

强制性协作团体2005
【论述】试述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与韦伯和马克思在学术上的关系。2006

达伦多夫关于社会冲突与社会结构变迁关系的论述1997
【论述】达伦多夫对帕森斯结构功能论的批评与新主张1996

1、强制性协作团体

答:具有一定权威结构的群体,达伦多夫称之为“强制性协作团体”,这是达伦多夫进行社会分析的基本单位。这些群体包括如企业组织、政党、政府以及工会、教会等各种非官方的社会组织。在这些组织中人们的结合并非基于组织成员的“共同意志”,而是基于权威──服从的压制性力量。

2、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与韦伯和马克思学术观点的内在联系

答:= 1 \* GB3①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充满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史。他认为阶级结构是社会的基本结构,阶级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阶级矛盾和斗争则是社会不断发展的推动力。所以马克思认为,只要阶级存在,阶级斗争就会存在,冲突就不可能间断。达伦多夫继承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观点,但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采取部分批判、部分接受并加以修正的态度。达伦多夫认为权威结构中始终存在着两个阶级系统,即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但达伦多夫没有进一步承认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阶级斗争的根源,而只表面化地指出阶级间的利益争夺导致冲突。所以虽然达伦多夫受到马克思的影响,使“阶级”成为一般群体的代名词,“阶级冲突”成为一般群体冲突的代名词,但达伦多夫所说的“阶级”与“阶级冲突”,实质上是指非阶级的群体与群体冲突。

= 2 \* GB3②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多数是受到韦伯的影响,是在韦伯关于权威的理论基础上展开的。韦伯将权威分为三种类型:克里斯玛权威、传统权威和法理权威。韦伯认为,传统权威向法理权威过渡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冲突,因为处于传统权威中底层占有很少资源的社会成员会产生对既成权威结构的否认,此时若出现富有个人魅力的领袖激发缺乏获取社会资源机会的人们进行反抗,社会必然发生冲突。一旦冲突取得成功,富有个人魅力的领袖则迅速将其制度化,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这样就可能形成新的传统权威或法理权威结构,当新的权威结构到达其顶点,又可能因为克里斯玛人物的出现而引发新的冲突和变革,如此周而复始。 达伦多夫继承了韦伯这一观点,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首先应归结于权力的分配不均。具有一定权威结构的群体,达伦多夫称之为“强制性协作团体”,权力与权威在强制性协作团体中的差别性分配,会导致各次群体之间的竞争与搏斗。从社会结构上来看,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起因还应归结为角色的强制性安排上,也即处于任何特定的“强制性协作团体”中的角色都可以被划分为统治和服从两种基本类型。两种角色在一定特定条件下由于对自身利益的觉悟,会两极分化,发生争夺这些利益的冲突。通过权威与权力的再分配,新的统治与服从与角色就制度化了,然而在一定条件下,这两种角色又两极分化为两个利益群体,开始另一轮的冲突。因此,社会现实的突出特征,就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强制性协作团体”内部为争夺权威而进行的无休止的冲突。

= 3 \* GB3③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可以说是以只言片语的形式汲取了马克思的观点并重点发扬韦伯关于冲突的观点而形成的“达伦多夫辩证冲突理论”,即以“权威关系”为特征的辩证冲突理论。

3、达伦多夫关于社会冲突和社会结构变迁之间关系的论述。

答:= 1 \* GB3①达伦多夫认为,只需条件成熟,社会中的每个要素都可能引发社会冲突,进而导致社会变迁甚至社会解体。社会冲突尤其是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直接威胁到统治地位的占有者,改变权威结构从而导致社会结构变迁。普遍存在的社会对立与冲突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基本动力。社会冲突的强度和烈度与相对剥夺感的程度紧密相关,而社会冲突的强烈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结构变迁与再组织的速度与深度。

= 2 \* GB3②根据统治阶级的人员变动情况,达伦多夫将社会结构变迁分为三种形式:统治阶级全体或绝大部分更换的革命式变迁;统治阶级部分更换的改良式变迁;以及不更换统治者而将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政策中的革新式变迁。由于任何社会都存在权威关系,因此社会冲突无法彻底消除。革命、改良和革新只能以新的权威结构来取代旧的权威结构,而新的权威结构内部又会分化为上下两个等级,产生新的对立与冲突。社会就是在这种永续不竭的辩证力量的推动下向前发展。

4、达伦多夫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的批评和新主张。

答:= 1 \* GB3①针对功能主义过分强调社会系统的结构稳定、系统整合、功能协调和价值共识,达伦多夫认为,这实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均衡模式研究,与真正的现实社会不相符。这种乌托邦的社会学理论具有以下特点:不承认社会变迁;认为社会对于流行的价值与制度存在普遍的“共识”;强调社会和谐与稳定,认为不存在结构导致的冲突;认为社会的活动过程根据整个社会的安排一再重复的方式进行,这些活动不会影响或破坏已有的社会形态,而是更强化与支持社会既有的形态;描述的社会是一个“全然静止”的、与外在世界隔绝的状态。

= 2 \* GB3②达伦多夫认为帕森斯的“社会体系”的研究方法不但没有用处,甚至会有不良的影响。因为“均衡”、“内在稳定”的“社会体系”是由社会学家构想出来的,而不是从日常人们所熟悉的现实中发展出来的。社会现实状况并非总是趋向于稳定,冲突无处不在,而这些事实与冲突,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所不愿意承认的,这就造成了帕森斯等结构功能理论学者缺乏“问题意识”的情况。

= 3 \* GB3③因此,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学必须重新恢复“问题意识”,不能对现实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报冷眼旁观或漠不关心的态度。在他看来,西方社会是冲突充分展开的社会,社会具有辩证的两面性:一方面表现为静态的均衡性,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动态的冲突性;社会结构既有稳定性,又时刻处于变迁之中;社会系统既具有整合功能,但其各子系统又无时不处于相互冲突之中;社会各部分进行功能协调时,既会发挥正功能又会发挥反功能;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则往往建立在对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的压制基础之上的。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既承认社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强调社会冲突,是典型的辩证社会学观点。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