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中特考试复习思考题

发布时间:2016-04-19 16:04 分类:历年真题

考题为主观题:论述题和材料题;各3-4题  
1.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历史任务: 
1.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    2.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既要实现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 
2.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总结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惨命运和建国以来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的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坚实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现了发展布局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向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并将继续指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
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问题。制度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和路径;科技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的技术支撑和手段保证;文化创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制度创新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回答如何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问题。科技创新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回答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等重大问题。文化创新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如何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等。这都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引导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在实践中,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从经济制度来看,我国所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当然,不仅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4.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钱学森的为什
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而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 
5.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如何去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依靠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需求,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6.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它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存在着辩证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不可分割的。理解这种辩证关系,我们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2. 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3. 物质文明和精神在发展中会表现出不平衡性,需要协调发展 
7. 学习和领会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具有开放性和规律性,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十八大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文化强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种精神激励人心,让我深受鼓舞。报告着眼于要求重视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我们国家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坚信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前途光明。 
8. 谈谈你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解。 
软实力,实际上就是讲文化实力,讲一个国家除了单一经济实力外很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种力量。这种影响力,这种对外界的形象,都构成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概念。具体软实力所指的是指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国民的心态、国民的形象、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和来自文化传统持久的一种对国民的影响感,凝聚力。也包括中国的文化产品,比如说出版物、报纸电影、电视事业,等这些东西的影响。甚至是语言,比如说语言表达的一种影响力。一种美感,一种魅力,都应该是包括其中。 
9.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10.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您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 
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 
从国内发展条件看,尽管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凸显,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依然存在,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这些都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十分明确地说,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根本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确的,具有充分客观依据和重大战略意义。 
1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是什么?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它必然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要求:1.确立市场主体,改革企业经营机制。2.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3.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4.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2. 认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重要性: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追随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选择。在当代,世界最新通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各种交往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国际经济生活的时空大大缩短,使国际交往互惠更加便利;资源、劳力、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普遍纳入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洪流之中,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社会化、国际化、一体化普遍要求各国打开国门,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世界市场的扩大,要求各国实行开放政策,既发展自己,也推动全世界的发展。   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推进传统产业革命,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生产效益不佳等困难。这些困难如果得不到克服,已经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就有流产的危险。而要尽快妥善地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
技术交流。实行对外开放,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主要内容: 
•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发展出口贸易 
•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的先进技术 
•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特别是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企业  
• 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 
•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 • 设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以带动内地开放 
13.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 
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4、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6、推进司法体制改革;7、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8、、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9、维护社会稳定。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第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进行。第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三,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总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拘泥于已有的理论框框,也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15. 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这次全会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入、逐渐清晰、不断深化。今天,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决定了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决定了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和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
又是持续推进、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 
16. 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由于资源消耗大,资源供应短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大,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资源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内容、目标及意义。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性价值。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倍加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就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因素、人口因素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共同构成社会存在,它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因此,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为目标的生态建设就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构成。生态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失去自然载体和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就会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状况,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状况,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和必然结果。在实践中,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同等重要乃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全面协调地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18. 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体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都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 恩格斯的话正说明了人的认识有限性,就因为人的认识有限性所以导致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崇拜。也是因为此,世界环境才日益恶劣。导致了人的原有自然权利如生存权,健康权等受到自然的威胁。因而人必须认识和正确的运用自然规律,学会认识人的干涉后果。人类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没有足够的去认识和重视。这是人性的癖好:趋利避害。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人因为认识有限性,所以也只能在第一线取得预期效果。因而人有的时候只会看见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利益背后潜在的“害”。 
19. 关于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现状及成因。 
我国环境的现状:从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原因:主要表现在污染物体排放总量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 总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 
20.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关于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学家中存在着争论,一派观点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另一派观点则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其实,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有害还是有利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和环境而定.对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与资源的丰歉程度没有关系: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起来了,而有不少资源丰裕的国家却至今仍然贫穷落后.但是,如果不是从个别国家而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资源的过度使用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发展可能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但它也可以有助于环境的改善;环境的破坏可能阻碍经济发展,但环境的改善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环境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出现先恶化而后改善的情况.但是,当今发展中国家不应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应该走边发展边保护环境的道路. 
21. 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由于对生态文明的强调,过去的“四位一体”变成了“五位一体”。“从‘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为什么需要提高到“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高度?李军代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原因:第一,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引领,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中国如此强调生态文明,不仅是为了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也必将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第二,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它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四,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丰富。 
22. 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来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转化,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主要大国对外战略出现重大调整,相互合作与竞争更加明显;国际体系面临重大变革,各种国际力量博弈更加复杂;国际思想文化领域出现重大动向,软实力之争更加激烈;我国整体战略环境进一步改善,但西方国家仍未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能力进一步增强,但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由此可见,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这种机遇和挑战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其二从我国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来看。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是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大国情,也是我们作决策、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依据。近年,我们安阳围绕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奋斗目标,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我市实际、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思路举措,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发展,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发展面临的环境异常严峻,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陡然增多。虽然今年下半年压力有所缓解,但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把河南的“北大门”建设得更亮堂的各项任务仍很艰巨。要适应这种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其三从我们党自身的发展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研究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对照我市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市委书记张广智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市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好的,但也必须看到,与承担的历史任务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对照,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尤其是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精神不振、纪律松弛、作风散漫、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了我市改革发展进程,必须引起我们的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2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二)坚持以鲜明用人导向为重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三)坚持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筑牢为民执政的基石,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四)坚持以联系服务群众为重点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着力形成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 (五)坚持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着力保持良好执政形象。 
24. 对于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国际上有许多评论和预测,这些评论和预测有哪些(如“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试例举一二,并评述之? 
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是指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媒体,有人认为中国比欧美的体制和发展模式更有效,中国将取而代之。 
中国责任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及时果断地采取一系列应对危机冲击、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成效积极显著,亮丽的“中国答卷”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和赞扬。但是,与此同时,个别发达国家散布“中国经济责任论”,将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归咎于中国,认为“当前世界经济中的任何问题都因中国而起”,要求中国承担起世界经济失衡和“拯救全球经济”的责任。 
中国崩溃论:中国崩溃论是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对中国的历史定位和国际角色认知不完全,让“崩溃论者”一方面是为了解释其投资策略,另一方面制造相关舆论,使中国经济受到打压,以便从中牟利。 
其实,国际社会的热炒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就是希望中国能够承担大国责任,因为中国人有一种心态就是,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因此在国际社会中间,我们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穷国的行列中,但是世界上不这么看,他认为中国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中国承担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像联合国的会费、维和的费用等等,作为大国要承担这份责任。另外一个方面,还有一种声音就是中国独秀论,中国是这场危机最大的受益者,它的背后的含义也就是希望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能够为全球经济失衡买单。中国人要更多的消费,而不是投资;更多的进口,而不是出口。人民币要大幅度升值,背后就是中国要为经济复苏做出更大的贡献。实际上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讲,中国还是要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就是量力而行。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