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四

发布时间:2016-06-24 16:06 分类:初试经验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陈少白与《中国日报》

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中国日报》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由兴中会创办,陈少白主持,化名“服部次郎”,担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是兴中会所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1905年,陈少白被推选为香港同盟会会长。

陈少白在晚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乡报——《外海杂志》。

中国日报馆同时还出版了《中国旬报》,设有“杂俎”专栏,“杂俎”专栏在《中国旬报》停刊后移入日报,改名《鼓吹录》,成为中国报纸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

郑贯公的办报活动

1900年11月1日,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主办的《开智录》在横滨创刊,为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刊物,由郑贯公等创办。

1903年12月29日,《世界公益报》在香港创刊,由郑贯公等人创办,由于言论过于激烈,为该报股东所不容,郑贯公力争无效,于是自行告退,1904年8月31日,郑贯公又集资创办了《广东日报》,另还出版了副刊《无所谓》。

1905年6月4日,郑贯公又在香港创办了《唯一趣报有所谓》,简称《有所谓》。

留日学生所创办的革命刊物

1900年12月6日,《译书汇编》在东京创刊,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创办,专门译载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著作。

1901年5月10日,《国民报》在东京创刊,月刊,由秦力山等人创办,四月份发表章太炎撰写的《正仇满论》,驳斥梁启超的“保皇扶满”的言论,为革命派从正面批驳保皇派的第一篇文章。

1902年12月14日,湖南留日学生会主办的《游学译编》月刊在东京创刊,杨毓麟主编,这是第一个以留日学生同乡会名义创办的刊物。

1903年1月29日,湖北留日学生会主办的《湖北学生界》月刊在东京创刊,自第五期改名《汉声》。

1903年2月13日,直隶留日学生会主办的《直说》月刊在东京创刊。

1903年2月17日,浙江留日学生会主办的《浙江潮》月刊在东京创刊,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斯巴达之魂》在该刊上发表。

1903年4月27日,江苏旅日学生会主办的《江苏》月刊在东京创刊。该刊自第三期起就不用光绪年号而改用黄帝纪元,曾发表孙中山的来稿《支那保全分割合论》。

《苏报》与“苏报案”

1896年6月26日《苏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胡璋让其妻子生驹悦在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注册,以“日商”名义出版。

1899年后该报被陈范接办,1903年5月,章士钊出任《苏报》主笔,6月《苏报》刊文介绍邹容的《革命军》,发表章士钊以笔名论说《读<革命军>》和章太炎的《革命军序》,公开倡言革命,最后章太炎、陈范、邹容等被捕,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2年,《苏报》永远停刊,史称“苏报案”。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

1898年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逃往日本,他们创立了保救大清皇帝会(保皇会),保皇立宪。

1898年12月23日,《清议报》在日本横滨创刊,为旬报,是保皇会的第一份机关报,梁启超主持编务,办报宗旨为“主持清议,开发明智”,1901年12月21日,当《清议报》出版至100册后,一场大火焚毁了报馆,因此停刊。

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在日本的横滨创立了一份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以“内容之丰富,编辑之严谨,印刷之精美”大受读者欢迎,1907年8月悄然停刊。

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宣布成立,决定将6月3日在东京由各省留学生联合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为机关报,由于发表《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一文而被日本政府勒令停刊,中国同盟会不得不另创报纸。

1905年11月26日,《民报》在东京创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主编先后有胡汉民(1-5期)、章太炎6-18、23-24)、陶成章(19-22)、汪精卫(25-26)。

1910年2月《民报》终刊。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辞中提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以排满为中心;

民权主义: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

民生主义:以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为中心。

《民报》、《新民丛报》历史意义:使“三民主义”得到广泛的宣传,并且逐渐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推动了报纸的蓬勃发展。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