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笔记

发布时间:2016-05-25 10:05 分类:初试经验

一、调查课题的类型

按其关注点可以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理论性课题: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课题。这类课题力图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的某一方面是如何运转和相互联系的,某一类社会现象又是如何发生、发展变化的。常常表现出很明显的理论倾向。

应用性课题:指的是那些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这列课题的关注点通常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叙述的了解现实状况,分析现象或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制定社会政策,以及帮助评估社会后果等。

按课题的来源可以分为自选课题和委派课题。

自选课题:指的是研究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科研、教学或实际工作的需要,或者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研究兴趣,并结合社会的某种需要,自己选定的课题。

委派课题:指的则是那种由有关的机构、部门、单位或个人根据他们的某种需要所确定并委托或指派给研究者进行调查的课题。

有些课题既属于自选课题有属于委派课题

二、选题的重要性

①决定调查的方向。

②体现调查的水平。在选择和确定调查课题的过程中,既需要用到研究者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调查研究方法知识和各种操作技术,又需要演记者具有比较开阔的实验、比较敏锐的洞察力、比较强的判断能力,同时,还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

③制约调查的过程。调查课题的确立,也就意味着调查目标的确立和调查方向的选定,而这种目标和方向的确定,又同时意味着社会调查的特定道路的确定。不同的调查课题,对所走道路的要求也不同。这种不同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对象选择、内容选择、方法选择、规模确定、方案设计方面。

④影响调查的质量。调查课题对于从事这一课题研究的研究者来说是否合适、是否可行。

三、选题的标准

①重要性。重要性是指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理论方面的意义和实践方面的意义

②创造性。也可以称之为创新性或独特性。它是指调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的特点。(研究思路、依据理论、调查的对象、采用的方法)

②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者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性别年龄、体力)(调查时间、调查经费、文献资料获取、设计的对象是否配合、是否违反法规、道德等)

③合适性。指的是所选择的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这种个人特点主要包括研究者对该调查课题的兴趣、研究者对与调查课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课题的眼球相符合的程度。

四种标准的关系:这是条标准之间存在某种层次上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课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而合适性则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

四、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①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②从个人经历中寻找(个人经历和经验使人们观察各种食物、理解各种现象的基本视角和出发点,因此,以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为目的的社会调查,同样也离不开个人经历和经验的帮助)

③从现有文献中寻找(学术著作、教科书、报刊文章、学习笔记、谈话记录)阅读文献时始终带着审视的、提问评论的眼光;进行广泛的联想。

五、调查课题的明确化

调查课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六、文献查阅与选题

文献查阅的作用:①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②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查阅文献的过程:①查找相关的文献

                ②对文献进行选择

                ③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

查找文献集中的三个方面:①相关的著作

                        ②相关的论文

                        ③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资料

文献的重要性判断标准:①根据文献的相似性来选择

                      ②根据发表的时间来选择

                      ③根据研究者在该领域中的学术影响以及是不是权威来选择

阅读文献要注意的事项:①没想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他们从哪一点出发,目标是什么 ②该研究的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抽样设计、样本特征、资料分析法等③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他在讨论部分所提出的观点、所做的推论等。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