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现代理论社会学概论及综合,卓越考研特整理南京大学考研真题,为广大考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社会学概论及综合
1、反思性2009
反思性:吉登斯用“反思性”来描述行动与思想之间的交互关系。作为对所有人类活动的一种界定,反思性指持续发生的社会生活流收到监控的特征。反思性监控大多发生在实践意识,而且是例行性的,与实践的连续性互为前提。
(布迪厄反思的社会学:在布迪厄看来,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它首先意味着分析者“将他的分析工具转而针对自身”,即“一种对于作为文化生产者的社会学家的自我分析,以及对一种有关社会的科学之所以可能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反思”,[3]“想要实现反思性,就要让观察者的位置同样面对批判性分析,尽管这些批判性分析原本是针对手头被建构的对象的。”[4]这就是说,反思意味着用研究者所用的方法来对于研究者本身进行反思。这是一种类似“自我清理”的工作,它的对象尤其指向知识生产者自己在学术场域与社会空间中的位置。任何知识的生产者在生产一定的知识时,必然受到其在学术场域与社会空间中所处位置的有意或无意的牵制。)
2、后传统社会2009
后传统社会: 吉登斯认为我们正生活于后传统社会中,它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现代性的发展不断侵蚀和颠覆传统的东西,以传统形式存在的传统越来越少,人类生活在各种传统共同构筑的世界里。在后传统社会中,传统与现代性并存,并进行着激烈的对话,两者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合作。
3、异质性2008
异质性:异质性是与同质性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一个社会群体、社会集团或者社会组织的组成单元在性质、形态、结构、数量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和不同性(相同性和一致性)。它反映的是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组成部分不断分化的过程,是社会复杂化的一个标志。
4、范式2007
范式:是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甚至行为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学家提出的有关人性和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论集合,它们建立在有关人性和社会秩序的共同或相近的理论假设基础上,因此同一范式中的不同理论对人类行为或社会结构的理解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5、【论述】用“范式”的概念分析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2009
答:范式最早是由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它是指一个共同体的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后来经过社会学家的不断努力,范式的概念也有所变化。现在的范式是指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甚至行为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学家提出的有关人性和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论集合,它们建立在有关人性和社会秩序的共同或相近的理论假设基础上,因此同一范式中的不同理论对人类行为或社会结构的理解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 1 \* GB3①按照宏观-微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两队理想类型建构社会学理论基本范式,可以将社会学理论划分为社会事实范式、社会行为范式、社会释义范式和社会批判范式四类。其中宏观-微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是既有一定区隔,又互为过渡的“连续统”。
= 2 \* GB3②宏观-微观设计社会学家对人性和社会秩序及相互关系的看法,主张将宏观放在首位的学者认为社会秩序是制约人性的突生现实,而主张微观过程放在首位的学者认为社会是由人类行为建构出来的。自然主义-人文主义涉及社会学家研究人性与社会秩序时的基本策略和研究路径。自然主义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
规律一样受客观规律的支配,而人文主义社会学家强调社会现象与自然规律不同,社会现象是由人的有意义的行为建构起来的。
= 3 \* GB3③社会事实范式在人性即社会秩序的方面注重宏观意义的突生现实,在研究途径方面采取自然主义的研究方式。社会事实范式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迪尔凯姆所说的社会事实,并通过对社会事实的理解加以预测和控制;主要假设是人的行为是社会结构的派生现象,社会结构具有组成它的个人所不具备的突生性质;研究方法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原则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方法。在经典时代,主要代表是迪尔凯姆、马克思。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为实证主义奠定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则是冲突理论的开山之作。经典时代的代表理论分别是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前者倾向于将社会事实定义为由普遍共识维持的秩序,而后者则强调无序,认为秩序是由强制力量维持的。后现代的代表理论是新功能主义,在继承功能理论的基础上,引发了冲突理论、互动理论的理论元素,使新功能主义成为具有多维性质的理论。
= 4 \* GB3④社会行为范式在人性及社会秩序的方面注重微观层面,在研究路径方面采取自然主义的研究方式,其主要目的是理解社会行为及决定和影响社会行为的内外部因素,认为社会行为受制于外部刺激因素或人类本能。经典理论代表是帕累托对人类逻辑行为和费逻辑行为的论述,弗洛伊德对人类本能的论述以及马歇尔对《经济学原理》中理性主义的阐述。现代代表理论是交换理论。在吸收借鉴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及社会学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交换应归结为个人的功利计算和内在动机。后现代的代表理论是理性选择理论,以科尔曼为代表的理性行动理论广泛吸收其他理论的观点,以理性为基础解释广义上的目的性行动。
= 5 \* GB3⑤社会批判范式认定事物的本质在于对现实的否定之中。经典时代以马恩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代表;在现代则是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为代表,批判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形式化倾向和历史传统,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后现代则以沟通论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为代表。
= 6 \* GB3⑥社会释义范式主要目的是理解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个人行动的主观意义,以及这种意义对行动者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其基本假设是社会现实是由人的有意义的社会行为构建的。在经典时代主要以韦伯、齐美尔和滕尼斯为代表;现代的代表理论有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本土方法论;后现代的代表理论是结构化理论。这些理论都强调社会现实的意义存在于行动者的主观解释中,通过个体之间社会交往、社会互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
实际上,范式仅仅是探讨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一种分类方式,而且社会学是一门多元范式综合的科学,不同的范式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6、简述实证的主要涵义。2009
答:在孔德看来,实证包含五方面的内容:
真实的而非虚幻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精确的而非模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7、简述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2006
答:= 1 \* GB2⑴米尔斯给社会问题下了一个最简洁不过的定义:社会问题也即公众的问题,即不是个人的困挠,而是社会中许多人遇到的公共麻烦。(普遍性、公共性)
= 2 \* GB2⑵界定社会问题的条件:
= 1 \* GB3①客观性的事实依据。社会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某种具体的客观事实,而不是人们头脑中的臆想。
= 2 \* GB3②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相对于“个人麻烦”。“公共问题”往往是社会结构失调、行为规范失范和社会运行失控而引起的。个人麻烦产生于个人性格,发生在有限生活领域内,它是个人感到自己的利益或生存条件以及所持有的价值观念遭受威胁时产生的,需通过个人努力加以解决。公共麻烦则超过个个人的生活环境,同大部分社会成员有关,它的产生不是少数人的责任,它的解决也要通过广大社会成员的集体努力,因而具有群体性。
= 3 \* GB3③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通常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成为判断社会问题的标准。
= 4 \* GB3④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也就是说,当有些问题是由于纯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其社会的道德价值是零时,这类问题不易被定义为社会问题。
= 5 \* GB3⑤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人类改变社会问题的能力体现在:一是可以不断提高认识,如人们视污染为社会问题,表示了人对于健康和保护自然环境这些方面的认识的进步。二是不断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 3 \* GB2⑶界定过程:
= 1 \* GB3①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利益受损集团是指直接受到某类社会问题伤害的对象。随着某些现象的进一步恶化,利益受损集团的不满和呼吁强烈到一定的程度,并有相当多的非正式群体都开始对某一现象表示不满时,这时大多数人比较容易形成一致性的看法,达成对某些现象否定性的共识。
= 2 \* GB3②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对社会问题敏感度较高的群体包括记者、社会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等。他们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问题的经验,能够最先感知到社会问题。他们的观点不仅可以影响普通社会成员,对政治家和政府管理者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他们可以将某一现象直接上升到社会问题的角度,他们的呼唤容易被全社会所接受。
= 3 \* GB3③社会舆论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大众传播媒介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的报道、评价直接影响公众的看法和态度。大众传播媒介在发现社会问题中的功能主要是向公众暴露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 4 \* GB3④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当某一现象为相当多的社会成员所认同为社会问题时,会在社会成员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和不安全感,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并在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行动中汇成解决社会问题的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这此,某一问题才真正算作一个社会问题。
= 5 \* GB3⑤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权力集团则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原则出发,对社会问题作全方位思考。权力集团的公开承认,就意味着社会问题的公开确定和政府正式承担起解决问题的社会责任。
= 6 \* GB3⑥解决社会问题开始。社会问题的解决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遏制社会问题的发展。这是治标阶段。二是治理社会问题阶段,这是治本阶段。主要是消除产生社会问题的因素,瓦解产生社会问题的条件。
1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002
答:= 1 \* GB3①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群体凝聚力的形成有三个层次:人际吸引、成员对群体规范的遵从、成员认同群体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 2 \* GB3②可见,群体凝聚力的形成和凝聚力的强弱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成员对群体的认知程度、认同程度和群体自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就成员个人而言,群体对其凝聚力的大小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其一,群体自身对成员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成员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其二,成员与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是否遵循了互惠性原则,保持一致;其三,群体的关系结构是否具备一致性和互补性,即成员能否在群体中寻找到与自身志向、爱好、观念、信仰等相一致的伙伴,或别的成员能否与该成员在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互补。另外,影响群体凝聚力的还有环境因素,表现在群体外部冲突所形成的压力,当一个内部凝聚力较弱的群体,遇到来自外部激烈冲突的巨大压力时,凝聚力会大大增强。
12、简述当前我国家庭的功能及变化趋势。2002
答:= 1 \* GB3①作为家庭功能核心元素之一的经济生产功能体现在家庭的物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我国家庭的经济功能的变迁趋势:随着社会化的大工业生产出现后,工厂企业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相当一部分家庭手工业生产转移到社会化的工业生产,家庭只保留着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为生活消费服务的家庭生产。但是在中国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私营企业的出现,一般的生产都是以家庭为中心,农民家庭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单位,很难说家庭的生产功能减少了。尤其是家庭的消费功能明显增强了,伴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多,家庭消费也向着高级化、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饮食结构也出现了较大变化,中国现代家庭的食品消费,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质量也有较大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的服饰消费水平开始迅速提高。
= 2 \* GB3②家庭的生育功能(生物功能)和养育功能的变迁趋势:在中国,传统家庭是为了传宗接代养儿防老以及增加劳动力等,而在现代家庭则以实行计划生育,多数人已把生养孩子看作是对社会尽义务,认为是一种感情的追求,爱情的果实和夫妻关系的纽带,家庭幸福的重要内容体现在生孩子不再追求数量而追求质量,不再计较性别而讲究附着在孩子身上的意境及其所带来的愉悦,事实上,生育的一孩化趋势不能说明生育功能的减少,优生优育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 3 \* GB3③对于家庭的教育功能,即社会化和家庭教育功能:在中国,传统家庭承担着对子女进行职业培训和生活知识传授的功能,家庭还承担着生活知识、伦理道德等人生的教育,现代学生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家庭明显出现了新的教育形式,请家教、兴趣爱好的培养、辅导和监督小孩完成作业等,在农村不是出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减少,而是普遍出现了小孩教育的缺失。在中国,家庭是小孩教育的资源提供者(资金),这与西方是不同的,西方的社会福利使得小孩可以脱离家庭而完成基本的学业阶段,[11]因此在中国不存在家庭的教育功能有减少的趋势。
= 4 \* GB3④家庭的赡养功能:在实现家庭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家庭养老自解放后以来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较落后,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中国家庭养老的执行主体仍是家庭,而且随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家庭的养老功能更应该强化,而不是减少,尤其是在人口老年化日趋加剧的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如何发挥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使老人颐养天年,仍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 5 \* GB3⑤家庭的文娱功能在现代社会也出现部分外移,如到电影院、剧院、音乐厅、舞厅和体育馆去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等。但随着电视机、音乐厅、舞厅回到了家里,运用电视机、录放机、收音机、电脑等学习现代知识,了解国内外时事信息,在家里观看文体和新闻节目,在家里自娱自乐,这种家庭的娱乐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家庭成员的接触和联系,深化了家庭情感。由上可见,家庭功能外化只是部分外化,而不是全面外化,就很难说是减弱或消失,娱乐功能有很多不是外移,而是社会发展形成不同的功能主体的结果,也是生活娱乐功能需求提高的结果,与传统中国家庭的娱乐方式相比,家庭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娱乐中心。
= 6 \* GB3⑥家庭的情感功能(心理功能),即情感慰籍功能的变迁趋势: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新的社会变迁,新的权力结构的形成,尤其是传统的社会关系的进一步解体,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情感方面的困惑、不安、无权力、怀疑、孤独及焦虑的感觉日益增长,家庭的情感慰籍功能尤为重要。家庭的性功能同样有强化的趋势,感情和性爱成为家庭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性生活满意度和感情交流满意度的提高。
13、【论述】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农民社会流动的制度性障碍2009
答: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在城市务工,并逐步以市民的身份定居下来,完成身份、地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消除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制度原因,农民在流动时仍旧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制度障碍。
= 1 \* GB3①农民社会流动是指农民由于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离开原来居住地,到达另外一个地方生活、工作的过程。推拉理论认为农民流动时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出地产生的推力和流入地产生的拉力促使农民产生流动的动机。当然,农民在流动的过程中受一些阻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农民面临的制度障碍,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制度等是农民流动时必须要考虑的阻力因素。
= 2 \* GB3②农民流动面临的制度性障碍受到制度惯性的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经济、政治政策,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落后于城市发展。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结构的优化,国家努力消除城乡二元分裂甚至对立的消极影响,采取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有所放松,这是农民流动的产生条件之一。但是,受过去经济政治制度惯性的影响,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阻力作用依然存在,这是路径依赖造成的不利影响。
= 3 \* GB3③户籍制度是农民流动面临的最大的制度障碍,其它的保障、福利、工作制度都是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户籍制度的核心是身份管理和属地管理,限制农民的自由流动。尽管国家已经采取措施逐步放松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但是在一些大的城市仍然存在外来打工人员的户籍限制,并且因为户籍不同采取不同的福利保障政策。因此,户籍制度制度惯性使促进农民流动的推力和拉力失去一定的作用,成为农民流动的重要阻力。
= 4 \* GB3④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流动的限制。与户籍制度相衔接的是一系列的福利保障制度,我国实行的是城市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流入城市后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市民相同的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这种有差异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成为二等公民,违背了社会公平和公正,是帕森斯所说的“特殊性”的体现。
= 5 \* GB3⑤就业制度歧视。农民迁移进入城市打工首先面对的是就业制度的歧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有不同就业权利,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业工资的歧视,农民工工资普遍低于城市居民的水平。第二,职业歧视,农民工在城市干的事脏乱差的工作,是城市人不愿意做的工作。
= 6 \* GB3⑥教育制度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割的教育制度,为外来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同城市居民子女接受同等教育,设置了一道严格的障碍。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具有阶级再生产的重要功能。教育制度的障碍影响了打工农民子女文化资本的积累,不利于垂直的社会流动和社会阶层的垂直的流动。
因此,农民工流动所面临的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分割制度的必然产物。其中户籍制度是核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不利于农村发展、农民流动的制度体系。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制度障碍,必然要以中国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改革为前提。
14、【论述】比较经典、现代和后现代社会学的异同2007
答:社会学自诞生发展至今,可分为三种不同阶段的社会学类型,即经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后现代社会学。
经典社会学的由孔德创建,经马克思、迪尔凯姆、帕累托、齐美尔、韦伯等思想大家逐渐摆脱生涩走向成熟。经典社会学的产生背景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可是说正是两次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和动乱催生了社会学的诞生。处于革命之后的人们为寻找社会稳定的途径,不断探索,分别形成了四种社会学研究范式。按吉登斯的话来说,社会学的诞生伴随着现代性的发展,因此经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正是处于从传统向工业过渡的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虽然对社会学的划分没有如此清晰明确的划分,然而社会学发展进程的断裂可以由两次世界大战而凸显。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给社会学的发展以重创,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将百孔千疮的经典社会学这棵参天大树连根拔起。这些从经典社会学家的生平经历中得以证明,比如迪尔凯姆和韦伯或直接或间接地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法兰克福学派则在欧洲失去了立足之地而整体迁到美国。这也预示着经典社会学的终结和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学的开始。帕森斯的理论可以算是世界社会学的开端。他将相对来说彼此隔离的经典欧洲社会理论揉合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框架,他的庞大的抽象理论经过默顿的“功能分析”和“中层理论”的“中和”,得以与拉扎斯菲尔德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和平共处,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流共识”。尽管从六十年代起,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不断受到来自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冲突理论的批判,但这些理论影响都没有超过帕森斯的宏大设计。帕森斯以降的社会学家继承了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倾向,即维持社会稳定。他们所研究的社会是处在成熟时期的现代工业社会,产自现代性的社会矛盾不断呈现,多数现代社会学理论针对的便是后现代社会来临之前带给现代社会的动乱和不安。正像二战前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博弈一样,吉登斯的“全球化”概念掀起了另一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博弈。后现代社会学时代可以称作后帕森斯时代或是吉登斯时代,这一阶段的理论开始于吉登斯对以帕森斯为代表的“正统共识”的批判,继而出现以贝克、鲍曼贝尔、布希亚为代表的后工业或后现代社会分析。后现代社会学家充分意识到了现代社会危机的深化,批判性地分析了处于后现代的风险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试图消减这一危机,寻求社会变迁中的平稳。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社会学的诞生背景决定了社会学的最终任务是维持社会秩序,为人们探索出一种稳定而平和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经典还是现代和后现代的社会学家们,也都能敏锐的洞察出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和即将出现的社会问题,并就此提出自己的理论设想。
15、【论述】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需求。2007
答: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中国化,就是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社会学中国化,可以用社会学理论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脱离在教学和研究中照抄欧美社会学,社会学中国化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特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途径大致有:A继续坚持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发展方针。B把研究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任务。C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D采取积极的态度,借鉴国外和旧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成果。E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F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队伍。
16、【论述】如何理解社会学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2007
答:社会学,作为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学科,与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关系。社会学及其各个分支学科,都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 1 \* GB3①从理论上说,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从这一视角看,也可以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学科。这是从正向说的。从反向来说,社会学则是研究如何减少不和谐因素,把不和谐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的学问。
= 2 \* GB3②从实践上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即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具体的条件和机制。就人际关系方面看,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必须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这主要是通过人的社会化机制,把社会成员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通过不断的继续社会化,使社会成员能够恰当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以自己的合法劳动从社会获取应得的一份利益,从而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通过社会化的主要手段,把社会成员培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人员,以适应现代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就资源配置方面看,主要是通过社会阶层体系这一社会激励机制的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差别的基础上,激发社会活力,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流动机制,使社会成员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较低的阶层上升为较高的阶层。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社会成员能够多赢互利,使社会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处理。就社会结构方面看,合理的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例如,构建现代职业体系,使至今尚游离在现代职业体系之外的农民逐步进入现代职业体系,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 3 \* GB3③从由来上说,社会和谐的提出与社会学的重建,都植根于现代性从旧式向新型的转变。这里,所谓旧式现代性,就是那种以控制自然资源、争夺自然资源为中心,社会和自然不和谐,使自然和社会都付出代价的现代性。上世纪与本世纪的转折之际,旧式现代性已经进入明显的危机时期。所谓新型现代性,是指那种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双赢、人与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当代世界的一系列深刻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对旧式现代性的质疑、批判和反省。探索新型现代性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潮流和趋向。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目标和任务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新型现代性的日益自觉。社会学直接产生于现代性。现代性面临重大转折之日,必定也是社会重构、个人重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重建发生之时,社会学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个视野调整、理论重建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学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理论研究和具体运用上不断开拓新的空间、探索新的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17、【论述】试用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解释当前我国社会的阶层分化现象。2002
答:新我国成立后,经过“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渐变成了“两级一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水平不断提高,从农村到城市的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和发展。伴随着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人们在经济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声望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为我国社会机构重要方面的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阶级分化逐渐形成。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原有的社会结构中出现了新兴阶层,于此同时,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内部也都出现了分化。更多的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不断兴起。原有的阶级界限变得模糊,为了适应竞争激励的环境,人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使自己可以在不同的职业或职位之间任意流动,当然这一切都以拥有社会提供的更丰富便利的流动途径为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阶层选择,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便利的阶层流动途径。社会流动的增加能够推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不论人们从事哪一种职业,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8、简述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关系
答:索罗金深信,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过程。
= 1 \* GB3①社会分层意味着一个特定的人口总体差别化为以等级秩序叠置的阶级。它体现在社会的上层和下层阶级存在中。其基础和真实的性质源于一社会成员在权利、财产、职责和责任感、社会价值和贫困、社会权力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的不平等分配。索罗金将社会分层的标准分为三类:经济的、政治的和职业的。但三者任何一个都不是孤立的想象。
= 2 \* GB3②社会流动被理解为一个体,或一个社会客体,再或一社会价值,从一社会地位向另一社会地位的任何转变;这种转变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前者是在同一社会阶层上从一社会群体向另一社会群体的流动,后者则是发生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转变。
(社会流动:“社会流动”被理解为一个体或一社会客体,再或一社会价值,从一社会地位向另一社会地位的任何转变。这种转变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前者是一个人或一社会个体在同一水平或层次上从一社会群体向另一社会群体的流动;后者则是一个人或社会客体从一社会阶层向另一社会阶层的转变。(索罗金))
19、【论述】试述聚合行为的有关理论。2001
答:聚合行为又称集合行为或大众行为或集群行为,是指不受社会规范制约的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其特征为: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聚合行为发生的条件为:一、人们试图摆脱结构性压力或灾难性事件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二、聚合行为一般是由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前提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越来越低,当某个诱发因素发生,会引发利于群众个人利益表达的社会情绪;三、正常的社会控制能力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集合行为的参加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冲动的精神状态,比如悲伤、失望、愤怒或者对未知的恐惧等,这种状态使他们对周围的信息失去冷静、理智的分析判断能力,他们期望缩短人际的距离以减少或消除不安心理,于是在群体中便互相模仿,相互依赖,盲信盲从,以致一哄而起。在这样的机制作用下,恐慌的情绪在人群中以异常的速度蔓延开来。
21、【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流动有哪些重大变化。2001
答:= 1 \* GB3①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流动模式在趋于普遍化,其社会独特性在弱化。改革开放后,执政党将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去,采取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乃至到了90年代,明确地提出了市场经济建设目标,从而使经济发展重新获得了对社会结构的自主性的重大影响,产业的快速壮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产权制度的改革等等都为人们的社会流动提供了比以前多得多的机会,新的社会阶层由此而生,社会分化就由此而来,我国社会流动也就摆脱了政治主宰,而更多地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所以这是一种经济诱致型社会流动。
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显示,中国越来越趋于开放。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我国社会流动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走向市场化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能力主义,对个人能力的重视和相应的业绩回报,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作为最重要的社会流动机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竞争选拔能人的做法得到普遍推广。而像单位制、阶级出身、城乡二元体制等社会区隔体制和政策在不断地被削弱,有的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所有这些“有助于创建更富流动性和能人制的秩序”。
= 2 \* GB3②我国职业结构正在发生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的高级化变迁趋势,带动了我国社会等级位序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向上流动机会。职业高级化是所有在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必然会发生的一种普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结构也正经历着符合工业化国家发展趋势的高级化过程,表现为高层次的职业位置数量大幅增加,职业构成比例增减的结果,便是底层的职业的从业人数(包括生产工人和农业劳动者)下降,而中上层的职业增加,整个社会职业的位序因此得以向上提升。
= 3 \* GB3③当前中国社会流动仍然受制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带有明显的转型特点,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公平、开放的社会流动模式。发达国家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只经历着社会转型,但是,体制转轨是中国改革后发生并还在继续进行之中的一次重要转变,与社会转型一同,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打上明显的体制转轨烙印:制度和政策安排对社会流动的作用相当显著,在有的阶段甚至左右着社会流动,到现在其作用还是相当大的;社会流动的常态性不时地受到体制和政策的干预而发生变化。一个政策的出台就有可能影响一个阶层的地位。对关键行业的计划垄断、城乡二元体制、体制内外分割等计划体制仍在影响着社会的合理、公正流动。
= 4 \* GB3④从中国社会流动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现代化建设时期。一方面中国社会变得比以前开放,社会流动加快,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向上的流动机会,体现现代化进程的后致性社会流动机制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还没有完成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与此同时,一些消极的流动倾向正在出现,一些不利于社会合理和公平流动的先赋性机制对社会流动的影响还是很顽强,特别是政策性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还相当大。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的未来蕴含着多种可能的变项,如何通过促进社会流动,遏制最坏的变项,争取最好的变项,对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显得非常重要和关键。
21、【论述】试述社会转型以来,我国正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2000
答: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指狭义的组织。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一方面,功能性群体自然演化成了正规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一些社会群体的正式化,也造就了组织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