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发展概况。
2、 掌握各历史时期主要的新闻机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要的新闻工作者、重要新闻事件。
3、 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书籍、历史文献。
理论:研究阐明人类新闻生活的基本规律。
新闻学 应用:研究各种业务知识,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
历史:评述人类新闻活动、人类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
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是口语、标识这两种新闻信息传播形式。
在青海地区民和县阳山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物中,发现陶制喇叭筒,距今4000至10000年,这标志着人类在那时候已经有了可以向众人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工具。
文字传播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出现,是古代新闻信息活动趋于成熟的标志。
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代已有相当高的水平。逐渐,文字传播成为主要的传播形式。如秦始皇发布的“四十字诏书”。
文字的出现,还提高了标识传播水平,出现了露布等新的传播手段。露布:战争前讨敌檄文或战争胜利后宣扬战绩的捷报。
自唐代起,一种被称为“邸报”的报纸开始出现。
在唐朝,中央政府每日贴于宫门外的朝政公报,可能是最早出现的古代报纸的表现形式。
至后唐,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并开始被通称为“朝报”。
唐中叶以后,又出现“进奏院状”等古代报纸的表现形式。
宋朝于唐朝相比,古代报纸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改进:
1、 由于进奏院十分普及,因而有关这种新闻信息传播手段的各种名称出现,如进奏院状、进奏院报、邸报、邸吏状、朝报等;
2、 与唐代的进奏院状比,宋代的进奏院状虽然在性质上仍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形式,但其公共性更为鲜明;
3、 进奏院状的具体内容定型,为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大臣奏章;
4、 进奏院状出现了商品化的进步趋势。
宋代,古代报纸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表现是小报的出现和盛行。
小报出现于北宋末年,盛行于南宋,是宋朝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严重的产物。
南宋出现了内探、省探、衙探,分别探听宫廷、中央机关和各级官署的内部消息。
至明代,又重新出现了“邸报“。由司礼监披红决定应否超发新闻信息。明代出现了一种叫”抄报行“的职业。
《京报》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报纸形式,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新闻传播工具
。
但《京报》没有记者、编辑,不能自行采写新闻、安排版面、发表评论,只能照抄宫门抄、谕旨和奏章,因此不能列入近代报纸之列。
1609年,德国《报道或新闻报》是最早的印刷周报。
1663年,德国《莱比锡新闻》是最早的印刷日报。
第二章 近代报业在中国的出现
1807年9月4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到达澳门,9月8日抵达广州,成为基督教在近代来华传教的第一人,他以重金诱使蔡高、梁发等中国刻工印刷《圣经新约》和其他宣传教义的小册子,但很难成气候。
1815年8月5日,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威廉·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中国出现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揭开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1821年12月,《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停刊,共出版7卷70多期,累计574页。
1833年8月1日,普鲁士籍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38年10月,《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终刊。
1822年9月12日,葡萄牙报《蜜蜂华报》在澳门创刊,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澳门是最先出现外文报刊的中国领土。《蜜蜂华报》是葡萄牙执政党立宪派的政府机关报,涉及中国事物较少。1823年12月26日,执政党立宪派被推翻,《蜜蜂华报》停刊,共出版了67期。
1827年11月8日,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英文双周刊《广州纪录报》(又译《广州纪事报》)在广州创刊。1834年改为周刊,逢周四出版,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人伍德为第一任主编,它是一张商业性报纸,关注中外贸易,政治色彩也比较强烈。1833年出版过附刊《广州行情商报》,1839年迁到澳门,1843年6月迁到香港,改为《香港纪录报》持反对香港政府的态度,连载过翻译的《三国演义》,1845年增附刊《大陆纪闻与行情》,1858年停刊(又说1863年停刊)。
1833年,《澳门杂文编》在澳门创刊,是我国继《广州纪录报》后的第二份英文报纸,有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只出了四期,因含有反对葡萄牙国教天主教的成分而被查封。
1831年7月28日,美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在广州创刊,由美国商人伍德创办,1832年4月14日,该报进行了改版,并将报名简化为《中国差报》(又译《中国导报》),1833年10月因伍德离华而停刊。
近代报纸在香港的出现
1841年5月1日,《香港钞报》(又译《香港公报》)在香港创刊,为香港出版的第一份近代报纸,为半月刊,创始人为小马礼逊,该报是一份得到官方授权出版的商业性报纸。
1842年3月17日,《中国之友》在澳门创刊,,第二期迁往香港,创办人是英商奥斯维尔德,小马礼逊、怀特担任主笔,该报为半周刊。1842年3月24日第二期与《香港钞报》合并为《中国之友与香港钞报》,还是由小马礼逊主持编务。1843年该报产权被约翰·卡尔获得,1844年《中国之友》恢复本名单独发行,1850年8月,台仁特购得《中国之友》产权并担任主编,反对政府,敢于揭露腐败行为,1859年,台仁特被控诽谤入狱,该报对太平天国运动做过系统报道,1860年,台仁特出狱后将报纸迁往广州出版,1863年1月再迁上海,1869年停刊,历时27年。
1845年2月20日,《德臣报》在香港创刊,,又译为《德臣西报》《中国邮报》,初为周刊,1862年2月1日改为日报,创办人及主笔是英国出版商肖德瑞,英商狄克逊参加创办事宜,后来购得所有权,狄克逊一词在粤语中译为“德臣”故中国人将之称为《德臣报》在政治上持亲政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的合同,《德臣报》是在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英文报纸,直到1974年8月才停刊,历时129年。(曾出资让容闳、黄胜、黄宽赴美留学,开中国人留学之先河。)
1857年10月1日,《孖剌报》在香港创刊,为香港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日报,该报对港英政府持批评态度,敢于揭示弊政和腐败行为,创办人及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翌年,赖登入狱,主编改为莫罗,粤语翻译为“孖剌”,故中国人将报称为《孖剌报》,1867年,该报增出周刊《香港周报及大陆商报汇报》,每周五出刊,每期约30页,直至1941年日本侵占香港《孖剌报》才停刊,历时84年。
1860年前,香港报业的基本格局是《德臣报》《香港纪录报》《中国之友》三报鼎力。后来1860年《中国之友》迁往广州,《香港纪录报》日渐萧条,形成了《德臣报》和《孖剌报》两强对峙的新格局。
1853年9月3日,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香港创刊每月1日出版,竹纸铅印,为我国中文报刊使用铅印之首。马礼逊教育会出版,英华书院印刷,创刊人、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首任主编,1856年,由英国传教士、香港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任主编。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以上海为中心的在华外报网
1850年8月3日,英文报刊《北华捷报》在上海创刊,每逢星期六出版,由英商奚安门创办并担任主编,后由英字林洋行发行。1856年,北华捷报馆增出英文广告日刊《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又译《航运商业日报》,1864年《航运商业日报》更名《字林西报》,曾在中国边远地区聘有通讯员,还曾一度获得独享英国路透社电讯的特权,其态度是为英美侵华辩护,1951年停刊,是上海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
1861年11月19日,《上海新报》创刊,是以北华捷报馆为主体的字林洋行创办与出版的,开始为周刊,1862年5月7日改为周三刊(周二、四、六出版),1872年7月改为日报。该报曾登过大量的太平天国消息。为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
1854年,5月11日,《中外新报》在宁波创刊,本报为中文杂志型,初为半月刊,后为月刊1861年停刊。
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刊,,初为两日刊,出至第五期改为日刊,星期日休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美查将编辑大权交给中国人蒋芷湘等人,使《申报》成为第一家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外报,1909年席裕福购得《申报》,1912年史量才接手《申报》,1949年5月27日《申报》停刊。
1882年,字林洋行办了《字林沪报》,聘中国人为主笔,随报赠送《消闲报》——中国第一份副刊。
1893年2月17日,《新闻报》在上海创刊,丹福士任总董,附送画报,1899年11月4日,丹福士因经济拮据宣告破产,美国人福开森买下《新闻报》,汪溪任总经理,金煦生为总编辑。
19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申报》《新闻报》《字林沪报》“申”、“新”、“沪”三报鼎力的局面。
1868年9月5日,《万国公报》在上海创刊,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如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1872年8月31日,第201期起改名《教会新报》,1874年9月5日,第201期再次改名《万国公报》仍为周刊,《万国公报》逐渐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纸,其发行量在维新变法期间高达38400份。
1876年2月17日,《格致汇编》创刊,英国人傅兰雅支持,为月刊,所刊文字对数、理、化、生物、医学等都有介绍,是我国最早的科学杂志。
1874年,葡萄牙人陆芮罗在上海创办了《华洋通报》。
1879年4月17日创办了《文汇报》,是一份晚报,英国人克拉克等担任主编,是国内最先使用煤气引擎转轮机印报的报纸。
19世纪90年代,上海的英文报业市场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报》和《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华外报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正反两方面)
1、 在华外报的发展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的侵略活动;
2、 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助于中国报业的发展。(其内容自由发挥)
国人办报活动与海外中文报刊的出现
1856年12月《沙架免度新录》在美国创刊,有华侨广东人司徒源创办,开始为日报,不久后改为周二刊,是以刊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的报纸,出至1858年停刊,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因为它不仅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中文报纸,同时也是中国以及世界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日报。
1873年8月8日,艾小梅在汉口创《昭文新报》,至今有资料可考,多数新闻史著视之为中国自办报纸之第一。
1874年6月16日,广东人容闳在上海创《汇报》,1875年年底停刊。
在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中《循环日报》是办的最成功的。
王韬:第一部官话《圣经》的翻译者,
创办了第一个华商出版社(中华印务总局)。
王韬于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变法自强”是其宗旨,王韬发发表了数百篇政论文章,纵论中外形式,指阵时弊,褒贬得失,首创了报刊政论文体,既不同于以刊载上谕、抄发奏章为主的中国古代报纸,也不同于以宣扬教义、刊发商情为主的外报,它以“立言”为目的,并形成了中国报纸重视政论的传统。
《循环日报》是王韬于黄胜合力办的,王韬是中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19世纪90年代中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报纸约120中左右,其中80%是中国人自办的,打破了在华外报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
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陈炽等筹募资金在北京创办了《万国公报》(与美国人创的《万国公报》区分,1868年在上海创刊),由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12月16日改名《中外纪闻》。
1895年,上海成立了强学会,11月下旬创建了《强学报》,仅延续14天便停刊。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黄遵宪,由梁启超担任总主笔,汪康年任经理。
从1895年到1922年,梁启超亲自创办或参与过的报刊有17家之多,撰写了1400多万字,为中国新闻史所罕见,他的办报实践对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报业发展有深远影响。
梁启超主持《时务报》长达一年三个月,受张之洞排挤后离开上海赴湖南长沙参加《湘报》的筹办,1898年8月8日,汪康年将《时务报》改为《昌言报》。
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国人办报被称为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其特点是:1、报刊数量大;2、办报地区广;3、报刊品种多。
1873年-1895年,国人自办报纸约30种。
1896年-1898年,国人自办报纸达70多种。
最早的消闲行小报——1896年,李泊元在上海创《指南报》。
最早的专业性科技报刊——1897年,罗正玉上海创《农学报》,黄源澄上海创《算学报》。
最早由妇女创办,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1898年在上海由康同薇(康有为之女)、李惠仙(梁启超妻子)创的《女学报》。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主流是宣传维新变法的政治性报纸。
《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于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初为周五日报,后改为周报、半月刊,在1901年1月20日自动停刊,共出了133期。
《湘学新报》和《湘报》是维新派在华中的重要舆论阵地,《湘学新报》于1897年4月22日在长沙创刊,自第21期起改名为《湘学报》,有江标、黄遵宪、徐仁铸先后督办,唐才常主持编务,1898年8月28日停刊,共45册。
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湘报》,唐才常任主编,谭嗣同等担任主要撰稿人,1898年7月被迫停刊,8月2日复刊,9月21日政变后,坚持至10月15日停刊,共出177期。
《国闻报》是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创办人为严复。(《大公报》的创刊地也是天津)。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办的政治性报纸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
1、 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报禁;
2、 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
3、 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梁启超为这一文体的集大成者,这一文体被称为“时务文体”、“新民文体”。
近代新闻立法的有效尝试
1896年1月29日,光绪帝下令将强学书局改为官书局,出版《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事实上承认了办报的合法地位。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承认官报、民报均有合法地位,国人第一次得到了办报的自由权利,“报律”的制定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报禁”的开放与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有限度地开放了“严禁”、“报禁”,由于旧的文化专制主义法律制度尚未废止,因而有害于清政府政治统治的报刊及其宣传报道仍将受到制裁。
1905年到1911年,清政府先后制定并出台一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清报律》(1908年1月6日草案出台1908年3月14日颁布),这标志着近代新闻法律制度在封建统治末年的初步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陈少白与《中国日报》
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中国日报》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由兴中会创办,陈少白主持,化名“服部次郎”,担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是兴中会所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1905年,陈少白被推选为香港同盟会会长。
陈少白在晚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乡报——《外海杂志》。
中国日报管同时还出版了《中国旬报》,设有“杂俎”专栏,“杂俎”专栏在《中国旬报》停刊后移入日报,改名《鼓吹录》,成为中国报纸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
郑贯公的办报活动
1900年11月1日,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主办的《开智录》在横滨创刊,为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刊物,由郑贯公等创办。
1903年12月29日,《世界公益报》在香港创刊,由郑贯公等人创办,由于言论过于激烈,为该报股东所不容,郑贯公力争无效,于是自行告退,1904年8月31日,郑贯公又集资创办了《广东日报》,另还出版了副刊《无所谓》。
1905年6月4日,郑贯公又在香港创办了《唯一趣报有所谓》,简称《有所谓》。
留日学生所创办的革命刊物
1900年12月6日,《译书汇编》在东京创刊,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创办,专门译载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著作。
1901年5月10日,《国民报》在东京创刊,月刊,由秦力山等人创办,四月份发表章太炎撰写的《正仇满论》,驳斥梁启超的“保皇扶满”的言论,为革命派从正面批驳保皇派的第一篇文章。
1902年12月14日,湖南留日学生会主办的《游学译编》月刊在东京创刊,杨毓麟主编,这是第一个以留日学生同乡会名义创办的刊物。
1903年1月29日,湖北留日学生会主办的《湖北学生界》月刊在东京创刊,自第五期改名《汉声》。
1903年2月13日,直隶留日学生会主办的《直说》月刊在东京创刊。
1903年2月17日,浙江留日学生会主办的《浙江潮》月刊在东京创刊,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斯巴达之魂》在该刊上发表。
1903年4月27日,江苏旅日学生会主办的《江苏》月刊在东京创刊。该刊自第三期起就不用光绪年号而改用黄帝纪元,曾发表孙中山的来稿《支那保全分割合论》。
《苏报》与“苏报案”
1896年6月26日《苏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胡璋让其妻子生驹悦在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注册,以“日商”名义出版。
1899年后该报被陈范接办,1903年5月,章士钊出任《苏报》主笔,6月《苏报》刊文介绍邹容的《革命军》,发表章士钊以笔名论说《读<革命军>》和章太炎的《革命军序》,公开倡言革命,最后章太炎、陈范、邹容等被捕,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2年,《苏报》永远停刊,史称“苏报案”。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
1898年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逃往日本,他们创立了保救大清皇帝会(保皇会),保皇立宪。
1898年12月23日,《清议报》在日本横滨创刊,为旬报,是保皇会的第一份机关报,梁启超主持编务,办报宗旨为“主持清议,开发明智”,1901年12月21日,当《清议报》出版至100册后,一场大火焚毁了报馆,因此停刊。
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在日本的横滨创立了一份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以“内容之丰富,编辑之严谨,印刷之精美”大受读者欢迎,1907年8月悄然停刊。
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宣布成立,决定将6月3日在东京由各省留学生联合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为机关报,由于发表《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一文而被日本政府勒令停刊,中国同盟会不得不另创报纸。
1905年11月26日,《民报》在东京创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主编先后有胡汉民(1-5期)、章太炎6-18、23-24)、陶成章(19-22)、汪精卫(25-26)。
1910年2月《民报》终刊。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辞中提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以排满为中心;
民权主义: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
民生主义:以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为中心。
《民报》、《新民丛报》历史意义:使“三民主义”得到广泛的宣传,并且逐渐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推动了报纸的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国内重要报纸
《时报》 1904年6月12日在上海创刊戊戌政变后保皇派在国内所办的第一份报纸。
狄葆贤:字楚青,主持《时报》17年。
《时报》:
1、将“时评”移植到日报上,应时而发,短小精悍,活泼明快;
2、首创报纸周刊,专家主持专版;
3、首先采用1-6号铅字排版。
4、使中国报纸彻底摆脱成册的形式。
《大公报》 “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
《大公报》四个历史发展时期
① 英敛之时期(初创阶段,1902-1916)
《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
英华:字敛之,满族人。
这一时期以报风严谨和敢言著称。
② 王郅隆时期(1916-1925年)
③ “新纪”公司时期(1926年-1949年)
④ 后来的时期
《大公报》“四不”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授予“最佳外国报纸”称号。
《大公报》对于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之报道,始终充实而精粹,其勇敢而锋利之社评影响了中国舆论。
《大公报》之先锋
1919年,唯一采访“巴黎和会”的中国记者胡政之;
“二战“期间唯一驻欧战地记者萧乾;
朱启平采写的长篇通讯《落日》;
第一个赴苏联采访的记者曹谷冰;
第一个赴边区采访的记者范长江,大作《中国的西北角》;
1949年2月27日,天津《大公报》改名《进步日报》。
1949年6月1日,上海《大公报》发表《新生宣言》。
1953年元旦,上海、天津《大公报》合并为天津《大公报》。
1956年10月1日,天津《大公报》迁往北京。
1966年9月10日,大陆的《大公报》宣布停刊。
发展至今的《大公报》是香港《大公报》。
《大公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1938年,《大公报》设香港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大公报》为最具代表性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著名报人:金庸、梁羽生、黄永玉。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1906年,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决定办报。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主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
此时出现的三大办报基地:上海、武汉、港穗地区。
1、 于右任与“竖三民”报
于右任:陕西三原人,1906年东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0年,于右任出版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
《神州日报》 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刊,于右任创办,为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大型日报,出版80天后报馆被焚,于右任退出了该报。
《民呼日报》 1909年5月15日在上海公共租界创办,于右任创,旨为“大声疾呼,为民请命“。后因揭露贪污救灾赈款9月8日被迫查封。
《民吁日报》 1909年10月3日,于右任在上海法租界创办,因揭露日本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控制东北的阴谋,11月19日被查封。
“吁“的三层含义:挖掉双眼,仍要关注民生;出自于右任之口;不许大声疾呼,我便长吁短叹。
《民主报》 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又办了《民立报》,聘宋教仁为编辑,另外还聘了章士钊、叶楚伧、张季鸾等。
1911年7月,领导长江流域革命斗争的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后,《民立报》成了该总部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
由于《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三份报纸都是于右任创办,报名都以“民”字开头,创办时间有相互衔接,史称“竖三民”报。
2、《大江报》和“大江报案”
1911年1月3日,詹大悲投资创办了《大江报》并自任编辑,为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
特色有二: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读者对象;言论大胆。
1911年7月17。,《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撰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又发表黄侃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8月1日,鄂都瑞徵以“淆乱整体,扰乱治安”为由查封大江报关,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二人各服刑18各月,史称“大江报案”。
2、 官报的发展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创办官报,控制新闻舆论,抵制民办报刊的影响。
1902年,直隶总督兼署理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创办了《北洋官报》。
1903年,江苏总督兼南洋大臣督办闯了《南洋官报》。
1907年4月23日,清政府正式设立官报局,11月5日,《政治官报》在北京创刊,为中央政府机关报,1911年8月24日更名为《内阁官报》,改组为公布法律、命令的内阁机关报。
3、 新闻业务的大发展
在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新闻业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多数报刊由近代形态发展成现代形态的报刊,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
内容上:报纸已具备了现代报刊的四大要素,新闻、副刊、评论、广告。
新闻报道真正成为报纸的主角,新闻报道的数量增大、面扩大、体裁增多,“通讯”出现,对突发重大事件发“号外”,新闻摄影技术广泛应用。
评论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时评”著名的有《神州日报》的“时事小言”,《民呼日报》的“公言”等。
著名的文艺副刊有《申报》的《谈自由》,《新闻报》的《快活林》等。
在形式上,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以前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和新时期的《时务报》都是书册式的报纸,19世纪50年代后,《循环日报》和《上海新报》开始用单张印刷,但还是由右到左上下直行编排方式,1898年,《时务日报》开始用机制白纸两面印刷,分版分栏编排,1904年,上海《时报》将报纸分为4版,拟标题、发时评、字号多样。
自由新闻体制的建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成立,革命党人通过立法手段保障人民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
1912年3月11日颁行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新闻法治原则,标志着自由新闻体制在中国的建成。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发布《中华民国暂行报律》,一经发布立即遭到新闻界的一致反对,3月7日,章太炎撰写的《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一文在《大共和日报》上作为社论发表,对《暂行报律》加以批驳,3月9日,孙中山正式发布《大总统令内务部取消暂行报律文》。
正面影响: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不得滥用法律加以限制的认识。
负面影响:放弃了革命政权对新闻事业必要的管理与约束,为敌对政治力量利用报刊破坏革命提供了方便。
袁世凯及北洋军阀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遇刺,3月22日,宋教仁去世。
1913年7月12日,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但以失败而告终,袁世凯对国民党及其他异己报刊发动了大规模的清洗,许多报纸被查封,到1913年底,全国陆续出版的报纸仅剩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多家锐减了300余家。北京上百家报刊也只剩下20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
政治性报刊的由盛转衰
政党报刊出版热潮
“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报刊
《民立报》 上海 于右任创,国民党的总机关报,1913年9月4日停刊。
《大江报》 武汉 詹大悲创。
《中国日》陈少白为第一任主编,辛亥革命后由香港迁到广州,为广州最有影响的报纸。
《中华民报》 上海 1912年7月邓家彦创,反袁态度最坚决的报纸。
《民国新闻》 1912年7月20日上海创刊,邵元冲主编。
“共和党-进步党”系统的报纸
《少年中国》 北京 周刊 黄远生、蓝公武、张君劢(mai)创办,三人被称为“少年中国之三少年”。
《庸言》 天津 梁启超创办。
《大共和日报》 上海 章太炎创办。
自由党在上海创办的《民权报》,有戴季陶、何海鸣主编,提出“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等激进主义口号。
《民权报》和《中华民报》《民国新闻》一起被人们誉为“横三民”报,都在上海创刊,都已言论激烈著称。
这一时期,政局多变,新闻界面目复杂,沙泥俱下,出现了许多怪现象。
1) 报纸、报人品格低下。
2) 报纸言论退化。
3) 黄色小报泛滥成灾。
北洋军阀政府对新闻事业的迫害,使得中国新闻事业重视政论的传统中断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报刊成为各种社会力量发表政治主张的讲坛,结束了政党政治报刊盛行的时代。
新闻业务的改进
这一时期,各报言论退化,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在新闻报道上,新闻业务出现较多改进,:消息增多,电讯、通讯走向成熟,新闻摄影照片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国际新闻。
《申报》以新闻代替了评论,在欧美各国都聘请了特约通讯员。
《新闻报》以经济新闻见长,聘用专家开设经济专版。
《时报》以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图片新闻取胜。
商业报纸的发展
内因:政党报刊衰落,给了商业性报纸广泛的成长空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外因:西方国家无暇旁顾(第一次世界大战)。
《申报》 1912年史量才接办,提出“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办报方针,发行量成倍增长,1922年平均日销量突破5万份大关。
在企业方面,《申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大量开展广告业务,设立广告推销科,聘请张竹平任经理。
2、 加强报纸的发行。
3、 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
《新闻报》 1893年2月17日创刊,初为中外合资,后归于英商丹福士一人所有。1899年为美国人福开森接办,中国人汪汉溪任总经理,1921年《新闻报》突破5万份大关,加快了资金流转,设置了无线电报接台,直接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增强了竞争能力,同时也注重广告业务。
民初著名记者
报人、政治家办的报纸以发表重大新闻、内幕消息取胜,新闻记者以采写到独家的重大新闻为能事。
民初这些名记者大都在海外留过学,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写作能力。
“报界之奇才”——黄远生
黄基,江西九江人,字远庸,远生是他的笔名,1903年、1904年两年内连中秀才、举人、进士一举成名,他拒绝做官,去日本修法律。
辛亥革命后黄远生和蓝公武、张君劢创办了《少年中国》,后又编辑过梁启超创办的《庸言》,任过《时报》《申报》《东方日报》驻北京的特约记者。做过北京《亚细亚日报》的撰述,还经常为《国民公报》《论衡》和《东方杂志》撰稿。
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具有以下特点:
一、 题材重大,记载翔实。
二、 针砭时弊,为民请命。
三、 通俗自然,涉笔成趣。
黄远生还发明了“新闻日记”这种通讯体裁,用日记形式报道和评论当日新闻。
黄远生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其著名的“四能说”闻名于世,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1915年12月25日,黄远生在美国旧金山遇刺牺牲。时年31岁.
黄远生是第一个死于刺杀的新闻记者.
刘北海(刺客)→林森(中华革命党人、派刘)→孙中山派遣
“新闻全才”邵飘萍
邵飘萍,浙江金华人,1906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浙大前身),他推崇梁启超的文章,被聘为《申报》的特约通讯员,1911年协助杭辛斋创办了《汉民日报》,1913年留学日本,与潘公弼共同创办了东京通讯社。
潘公弼与张季鸾合称为“南潘北张”。
1916年,邵飘萍留学归国,被史量才聘为《申报》驻京特派记者(第一个特派记者)。1916年8月,邵飘萍创办了新闻编译社,以《北京特别通信》而为世时人瞩目,1918年10月邵飘萍在北京独立创办大型日报《京报》,手写条幅“铁肩棘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明)杨椒文
1919年,邵飘萍流亡日本,任《朝日新闻》特约记者,1920年邵飘萍回国,恢复《京报》。邵飘萍擅长新闻采写。
“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之兴趣,愿终身以之”——邵飘萍
邵飘萍即办过报纸,又办过新闻通讯社,即精于新闻采写业务,又善于经济管理,既是著名的新闻记者,又是出色的新闻学者,是新闻界不可多得的全才。
邵飘萍的讲义整理改写而成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写学专著。
1926年4月26日,被军阀以“勾结东俄,宣传赤化”为罪名杀害于北京天桥。
刘少少
刘少少,1905年留学日本,协助湖南同乡杨度创办《中国新报》,1909年回京人《帝国日报》编辑,取名“少少”,意为“少年中国之少年”,当年京有“京国咸知刘少少其人”之说。1918年起任北京大学讲师,主讲老庄哲学,其文庄偕杂出,时有新意,有报界怪杰之称。
徐彬彬
徐彬彬,原名徐仁锦,出身世家,考入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攻读土木工程。1916年起担任《申报》《时报》驻京特约记者(继黄远生之后),其人长于文学,娴于经史,以文笔美畅蜚声于世,从30年代开始,徐彬彬长期担任天津《大公报》副刊的主编。
黄远生、刘少少、徐彬彬并称“民初三大名记者”。
林白水
林白水,字少泉。
林白水曾为《苏报》撰稿。1906年赴日留学,修读法律和新闻,后任过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6年创办《公言报》,1921年另创办《新社会报》,该报文章尖刻,有“报界刽子手”之称,后更名《社会日报》,“革面”并未“洗心”。当时“诸报无一以刊白水之名为荣”。
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
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林白水(1904年慈禧70寿讽)
1926年8月6日,林白水发表一篇文章尖刻讽刺军阀张宗昌,当日林白水在北京天桥被枪杀。
后有话说“萍水相逢百日间”。
胡政之
胡政之,原名胡霖,四川成都人,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1911年回国,1912年任上海《大共和报》的日文翻译,1915年被派驻北京,以消息快捷闻名业内。
1916年,王郅隆收购《大公报》,聘请胡政之为经理兼主笔。
1918年,胡政之赴欧采访,1919年“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召开,胡政之为惟一一名去采访的中国记者。
1921年,胡政之在上海创办了国闻通讯社,“一开幕就是全国性和国际性的”,1924年创办了《国闻周报》。
1926年,“新纪”公司《大公报》开办,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吴鼎昌的资金,张季鸾的主笔,胡政之的管理。
1935年,范长江被胡政之派去采访,写下了《中国的西北角》。
1916年-1919年,1926年-1949年,胡政之都在《大公报》工作。
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举行,胡政之参加了。
1948年胡政之主持了香港《大公报》的复刊工作。
1949年4月14日,胡政之在上海病逝,标志着中国最好报纸的谢幕。
张季鸾
张季鸾,陕西榆林人,生于山东,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1911年回国任孙中山秘书。
张季鸾人生三大快事之一为孙中山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誓》,之二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授予“最佳外国报刊”称号。之三是晚年得子。
1910年,张季鸾任 《民立报》记者,1913年赴北京办北京《民立报》。
1926年任《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
张季鸾享有“天下第一笔”之美誉。
张季鸾去世时:
国民党送 “季鸾先生,一代论宗”。
共产党送 “文坛巨擘,报界宗师”。
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和广播事业的诞生
新闻通讯事业的创建
通讯社 它是消息的总汇,新闻的源头
哈瓦斯通讯社,1835年12月在法国巴黎正式创建,由法国银行家哈瓦斯创建,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通讯社。
沃尔夫通讯社,1849年,曾在哈瓦斯通讯社工作过的德国人沃尔夫在柏林创建了沃尔夫通讯社,是德国新闻通讯事业的鼻祖。
路透社,1850年,英籍德国犹太人路透在德国亚琛(chen)设立一家供应商情的小公司——伦敦皇家交易所路透办事处,翌年迁到英国伦敦,发展为路透社。
1848年,美国纽约6家报社联合创办了美国第一家通讯社——港口通讯社,发展为当今的美联社。
1870年,这几家通讯社签署了《三社四边协定》,瓜分全球新闻市场,享有新闻采集和发布的特权。
1872年,路透社派柯林斯到上海成立了路透社远东分社,这是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个新闻通讯社,,采集中国新闻提供给总社,同时向中国境内报纸供稿。
第一家获得路透社电讯独占权中国境内报纸是英国侨民创办的《字林西报》。
最早采用路透社电讯的是维新运动时期的《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严复在天津创办)
1904年,骆侠挺在广州创建了中兴通讯社,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使中国新闻事业增添了一种新的媒介,打破了此前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
民国成立后,新闻通讯社才真正发展起来。
东京通讯社,1915年7月,邵飘萍在日本留学期间创建,专门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
新闻编译社,1916年8月,邵飘萍在北京创办。
二十年代后,通讯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国闻通讯社,1921年8月,由浙江督军卢永祥出资在上海创办,由胡政之主持社务,1936年,国闻通讯社解散。
申时电讯社,1924年11月在上海创办,创办人是张竹平,有《申报》和《时事新报》联合创办。
广播事业的诞生
1895年,马可尼和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传送信号实验,并获得成功。
1901年,马可尼完成了越洋电报的收发,使无线电通信进入实用阶段。
1906年,美国科学家在无线电传送声音实验上获得成功。
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给KDKA电台颁发营业执照,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1922年12月美国奥斯邦将一套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有美国运往上海,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无线电公司,与上海出版的英文报纸《大陆报》合作,取名“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3年1月23日8点,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首次播音,于1923年4月停办。
开洛电台,1924年4月,由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开办,1929年10月停办。
中国国人自办电台
东北无线电台工作者刘翰在奉系军阀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哈尔滨创建起第一座国人自办的无线电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开始正式播音,内容有音乐、新闻、讲演、物价报告等。1931年“九一八”后被日军侵占。
早期的广播电台规模小,设备简陋,收听范围小。
新闻事业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发展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创办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原名《青年杂志》,为16开的月刊,从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6期合为一卷,1922年7月停刊,共计9卷54号。
陈独秀,1903年协助章士钊等在上海创办《国民日日报》,陈独秀担任编辑。
1904年,陈独秀在安徽芜湖与人合作创办《安徽俗话报》,为半月刊,并担任主编。
1914年,陈独秀在日本东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月刊。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新青年》顺利出版的原因
一是该刊在内容上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是以思想启蒙为要务,“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二是在形式上与一般文教性报刊无大差异,按照一般报刊分类法也只能归之于文教性报纸。
1917年,陈独秀应聘赴北大任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迁往北京。
1918年1月第4卷1号开始,该刊实行轮值主编。
《新青年》宣传的主要内容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新青年》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做了大力宣传
1、 提出民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斗争;
2、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
3、 提倡新文学,反对黑暗愚昧现象。
1917年初,《新青年》第二卷第5号上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是一份小型政治时事性周报,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主办,该报刊重在阐明学理重在批评现实,1919年8月31日,该刊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共出37期。
《湘江评论》于1919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刊,为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任主编,被李大钊誉为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8月上旬被湖南军阀查封。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于1919年7月21日创刊,为天津学生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初为日报,9月22日被查封,后经反复斗争,10月7日复刊,改为3日刊,1900年初停刊,共出100多家期,现存17期。
共产党办报活动的开始及初步发展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
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
《新青年》的改组,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共产党》,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16开本,为中央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半公开的机关刊物,出至1921年7月停刊,主编李达。
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的建立
1924年以后形成了一个以中共机关报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系统。
《向导》,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1922年在上海创办,为周报,1927年7月18日终刊,共201期,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
《向导》以报道评论国内外政治时事为主要内容,致力于阐释贯彻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大力进行打到封建军阀的宣传。
《热血日报》是中共党报史上的第一份日报,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发刊,是中共中央为加强五卅运动的宣传而创的,瞿秋白任主编,同年同月的27日被迫停刊。
《中国青年》,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10月出至第8卷第三号停刊,为团中央机关报,恽(yun)代英担任第一任主编。1948年《中国青年》复刊。
国民党新闻统治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国民党新闻统治制度的建立
新闻统治的立法活动
1924年国共开始合作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18日,蒋介石另立国民党中央,成立国民政府。
国民党在国统区建立了以统治为核心的新闻法制制度,从1928年起,先后制定、颁布了一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法规,据此建立了新闻宣传检查制度和新闻出版登记制度。
1930年颁布了《出版法》——新闻出版的综合性法典。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鉴于全国处于战时状态,颁布非常法律法令,战时新闻检查法令的大量颁行和新闻检查制度的日趋完备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新闻统治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与重要特点。
1945年抗战结束
1946年内战爆发,国民党当局颁布非常法规,将人民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剥夺殆尽。
1927年国民党在国统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党营新闻事业网,其基本格局是:以《中央日报》为中心的党报网,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新闻通讯事业网,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事业网。
《中央日报》 1927年3月22日在汉口创刊,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日出中文、英文两张,【林语堂、沈雁冰(矛盾)】,另外还出版周刊《我们和世界》。1927年9月15日停刊,1928年2月1日在上海复刊,10月31日停刊,1929年2月1日南京《中央日报》正式出版,改组成国民党中央机关报。
1932年进行改组整顿,实行社长负责制,程沧波任社长。
中央通讯社:1924年4月在广州创建,1926年10月,中央通讯社随国民党中央党部迁往武汉,1927年5月迁到南京,直属国民党,1932年改组整顿,萧同兹担任社长,他提出“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三条办报方针。
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在南京开播,由陈果夫、戴季陶、叶楚伧等筹办,徐恩曾为电台主任。1932年5月,中央广播电台新台正式建成,发射功率增至75千瓦,成为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内迁。
《中央日报》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报业集团。
由于战争需要,国民党还大力发展军队报刊,形成了三大军报系统:《扫荡报》《阵中日报》《扫荡简报》。《扫荡报》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发展成为一个仅次于中央日报社的大报团。
1938年3月10日中央广播电台内迁重庆恢复播音。
国民党新闻事业有盛转衰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新闻事业中心迁回到南京、上海一带。
这一时期,国民党一方面接受日伪新闻机构;一方面改造民营大报。新闻通讯事业达到鼎盛时期,广播电台发展迅速。
《中央日报》台湾版,1949年3月12日出版。
1949年12月“中央通讯社总社”在台湾正式挂牌。
中央广播电台也在南京解放前夕前往台湾。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全面胜利
人民政权下新闻事业的诞生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转入农村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创建以瑞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
“红中社”(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诞生,仅有一台收报机接听中央社的电讯,塔斯社的英文广播,编译刻印成《无线电材料》——《每日电讯》——《今日新闻》——《参考消息》。
1、黄远生
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2、于右任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3、章太炎
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4、梁发
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劝世良言》、《圣课时》等,其中《劝世良言》对洪秀全有很大影响。
5、王韬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HE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 园文录外编》等。
6、梁启超
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7、邹韬奋
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8、陈独秀
1903年8月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又和别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3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编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30年又主办了托物派刊物《无产者》,后又创办了《火花》、《热潮》两个刊物。
9、范长江
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10、马礼逊
第一家近代化中文报刊创办人,英国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1815年在士米怜的协助下,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曾担任在广州出版的英文《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报刊主笔,曾编有《华英字典》、《中文法程》等书,在沟通中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11、郑贯公
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12、徐宝璜
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所著的《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3、苏报案
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14、癸丑报灾
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宁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15、早期《大公报》
1902年创办于天津,创办人英华。早期《大公报》的主要政治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早期《大公报》以“敢言”报风严肃和“替劳苦大众说话”而风重于时。
16、中央通讯社
中国国民党主办的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创办。1927年随北代军迁往汉口。1928年迁往南京。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
17、新华日报
中国共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出版。同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闭。主编潘梓年。
18、四大副刊
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
19、新华通讯社
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化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我国的国家广播电台。它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创办。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了广播电台。
21、中央日报
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筹办。1927年2月至汉口发行。1928年出版上海《中央日报》,1929年出版南京《中央日报》,1949年迁台湾至今出版。
22、红色中华通讯社
中国共党的机关通讯。1931上11月7日在江本瑞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3、万国公报
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知和李提摩创办主编,主要内容原为宗教,后增加政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
24、申报
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25、时务报
1896年创办人梁启超,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26、循环日报
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27、中国日报
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报纸,主办人陈少白。
28、民报
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最重要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前身是留日学生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主编胡汉民、章太炎。
29、新青年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
30、每周评论
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31、向导周报
中国共党第一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32、政治周刊
1925年12月5日创办于广州,先后由毛泽东和沈雁冰任主编,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机关报,是宣传反军阀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团结左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思武器发挥了极大作用。
问答题:
1、对兴中会时期的革命报刊应如何评价?
答:有三大贡献:1、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议论上的准备。2、对当时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作了初步批判,使一些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而支持革命派。3、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论理道德观念,批判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三个缺点:1、缺乏统一指挥,各唱各的调。2、过分强调了汉满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3、宣传内容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脱离了劳动群众。
2、为什么说我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
答: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3、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
答: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掀起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迫使光绪皇帝下诏书允许和鼓励民间办报。2、开政治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以后政治家办报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4、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的过程中有何贡献?
答:1、制定办刊的方针。2、提出了开展思想斗争的原则。3、组织写作者队伍。4、既当主编又当记者,勤奋写作。
5、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答:1、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当时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2、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局机关报》。3、1949年3月15日移至北平出版。4、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直至今天。
6、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答:1、五四时期,他创办了《新社会》旬刊。2、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并写下《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报衙文学作品。3、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4、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5、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6、1931年到1932年参加并指导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和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的筹备工作。7、1932年担任中国工农通讯社的领导工作。8、1934年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编委。
7、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1、在思想政治上肃清了五明错误思想的影响。2、在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报纸的领导,加强了报社的领导力量。3、在办报方针上依群众路线,号召“全党办报”